友善空間×智齡樂行
2015/01/17&19
【前言】友善空間×智齡樂行
智齡聯盟最後一場T型人才工作坊將在〈友善空間×智齡樂行〉裡劃下精彩句點。這場工作坊的主題,從過去注重身體、心理、精神層面的需求,到設身處地考量到行得安全、等得放心、坐得舒適的大眾運輸服務。
|
|
【整體報導】高齡友善候車空間設計
空間的佈局、色彩、設計會牽動影響到人的心理,對於高齡者來說,規劃友善的空間環境、佈置貼心的細節格外重要!面對未來超高齡社會,銀髮空間設計,是不能忽視的一環。這次的T型人才工作坊,將從心理學出發,帶領學員分析使用者的感受,並從城鄉所教授學習空間規劃的方法。這次主題鎖定在「友善高齡者的公車亭」該怎麼設計?究竟友善的候車亭空間,有哪些需要留意的細節?這次工作坊將挑戰學員的想像,從關懷長者的心出發,設身處地為他們打造貼心舒適的候車亭!
|
|
【成果發表】打造貼心候車亭
在兩天課程裡,學員先從寫一個「空間的劇本」,再畫出草圖,設定需求者的行為情境、調查都市交通設施情況,最後要完成一個以老人為使用主體的公車候車亭模型。究竟高齡友善都市應該是什麼樣子?在生活圈之間移動的動線如何做貼心的改善?種種問題都是學員思考的方向。透過跨領域的討論激盪,學員會產出怎樣的學習成果,一起來看看!
|
|
【學員訪談】跨領域學習樂趣
如何營造友善長者的乘車空間?這次工作坊學員從心理系講師了解高齡者的身、心限制,以及從城鄉所講師認識都市公共交通設施的規劃要點。兩個看似不相關的知識領域,為這次工作坊搭起了「友善空間×智齡樂行」的創意火花,不同領域的學員一起觀察需求,找出友善候車空間的元素,並加以具體化,這樣短暫、豐富充滿挑戰的學習歷程,學員們有何體會?
|
|
【助教訪談】做好溝通橋梁的角色
T型人才工作坊助教的角色相當吃重,不僅要帶動跨領域團隊的氣氛、引導討論方向、還要協助動手實作,是講師課堂上的左右膀臂!在參與跨領域課程、與學員有更多互動過程裡,他們有何心得與建議?
|
|
【教師訪談】在創意實驗場中交會
兩天課程來到尾聲,參與課程及實作的兩位講師及評審分享他們對跨領域教學工作坊的感想,並期望未來工作坊能夠借這次難得經驗而持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