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ION #17
黑馬設計大挑戰(二)通用設計講座
報導大綱
本篇大綱--
|
課程須知
【3/4課程預告】通用設計&黑馬挑戰
各位同學,請記得做好做滿你們的黑馬帶來喔!
敬請期待,
演講講者: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 唐峰正 董事長
小提醒,毛老師特地邀請到唐董事長,本身是非常活躍的行動者,他的演講很有感染力喔!建議大家先做功課,跟唐董事長對話的時間,可別入寶山卻空手回啊。
教師群:台大職治毛惠芬、世新數媒陳俊廷、大同工設王明旭、台大土木康仕仲、淡江電機劉寅春。
各位同學,請記得做好做滿你們的黑馬帶來喔!
敬請期待,
演講講者: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 唐峰正 董事長
小提醒,毛老師特地邀請到唐董事長,本身是非常活躍的行動者,他的演講很有感染力喔!建議大家先做功課,跟唐董事長對話的時間,可別入寶山卻空手回啊。
教師群:台大職治毛惠芬、世新數媒陳俊廷、大同工設王明旭、台大土木康仕仲、淡江電機劉寅春。
課程報導 |
報導/黃婉婷
編輯/林喬茵 |
前言
設計除了解決問題之外,也要想辦法能讓更多人受惠。今天除了要展示上周的「黑馬設計大挑戰」,把各團隊的黑馬牽出來之外,還要一探「通用設計」的秘密,「智齡設計」特別邀請到在台灣推廣通用設計多年、自由空間基金會唐峰正董事長與同學們分享。
臺大職治系毛慧芬老師表示,通用設計不是只為了特定族群服務,應該要包含各種族群、情境的使用者。各行各業都可以用這樣的理念去思考。唐峰正董事長是毛老師敬佩的對象,毛老師形容唐董是花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人,這件事就是在台灣推行通用設計。在聽過唐董的分享後,要請各團隊思考剛剛專題的內容,自己的設計是否有符合通用設計的原則?接下來就會讓唐董事長分別和各團隊的黑馬原型、概念原型對話。
大同大學王明旭老師會後特別與同學叮嚀後續完成專案的時程,淡江大學劉寅春老師今天也來聆聽各團隊黑馬原型的呈現,請同學期待下周劉老師帶來專案管理的分享!
臺大職治系毛慧芬老師表示,通用設計不是只為了特定族群服務,應該要包含各種族群、情境的使用者。各行各業都可以用這樣的理念去思考。唐峰正董事長是毛老師敬佩的對象,毛老師形容唐董是花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人,這件事就是在台灣推行通用設計。在聽過唐董的分享後,要請各團隊思考剛剛專題的內容,自己的設計是否有符合通用設計的原則?接下來就會讓唐董事長分別和各團隊的黑馬原型、概念原型對話。
大同大學王明旭老師會後特別與同學叮嚀後續完成專案的時程,淡江大學劉寅春老師今天也來聆聽各團隊黑馬原型的呈現,請同學期待下周劉老師帶來專案管理的分享!
專心做好一件事「通用設計」
唐峰正董事長一上台,就讓與會者感受到他不被軀體拘束、熱愛生命的自由靈魂。唐董笑著說,引言人毛慧芬老師的介紹讓他很快速地回朔起過往的經驗,他反問同學:「不曉得你們覺得專心做好一件事,要花多久的時間呢?」。這些年推動通用設計的經驗回想起來,讓唐董確認自己是「活著的」,對他來說這不只是理想,也不是夢想,而是「狂想」。他以他的生命經驗勉勵大家,想到什麼事就趕快去做,不然有可能就再也不會去做了。
唐董從他自身身為小兒麻痺患者的經驗開始說起,到二十五歲時離開家鄉闖蕩台北,從生活中觀察到許多或許有趣、或不公義的事;從大眾習以為常的踩踏式垃圾桶,發現對身心障礙者使用上的排斥,到後來因使命感參與第一次的競選,這些經驗都是人生中很深刻的體會。唐董從社會運動起家,在2006年成立基金會,想要呼籲政府和社會大眾,在面對弱勢時應該更有同理心。只是在台灣,同理心往往變成同情心。 |
人的一生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需要被設計,並不是像身心障礙者才需要。通用設計有些簡單的原則可以參考,除了簡單容易理解的設計,不需要看太多說明書,不用讓使用者花費更多的心力去使用等之外,通用設計有七大原則:
公平:人人都可隨意使用
彈性:具有多種使用方式,提供更多彈性選擇
簡單:容易理解的作用方法
資訊:使用時可得到正確的資訊
容錯:不當使用不引起事故,又能恢復原狀
省力:不徒增使用者體力上的負荷
空間:適當的尺寸與收納運用
設計更要考量全人、全方位。不只是設計品與使用者的關係,還包含了設計中的群我關係—與周遭的環境如何互動。唐董事長舉例,他曾碰過執意要幫他推輪椅的好心人,雖然因為電動式的輪椅根本不需要,但在好心人的堅持下,唐董事長還是配合他。人與人的障礙有的就像唐老師坐輪椅一樣顯而易見,但有的人的障礙是被隱藏起來的。老師分享近期看到的一本日本雜誌,乍看之下好像一般的流行雜誌,但翻開來仔細看,裡面全都是有障礙的人,看了非常的感動。
公平:人人都可隨意使用
彈性:具有多種使用方式,提供更多彈性選擇
簡單:容易理解的作用方法
資訊:使用時可得到正確的資訊
容錯:不當使用不引起事故,又能恢復原狀
省力:不徒增使用者體力上的負荷
空間:適當的尺寸與收納運用
設計更要考量全人、全方位。不只是設計品與使用者的關係,還包含了設計中的群我關係—與周遭的環境如何互動。唐董事長舉例,他曾碰過執意要幫他推輪椅的好心人,雖然因為電動式的輪椅根本不需要,但在好心人的堅持下,唐董事長還是配合他。人與人的障礙有的就像唐老師坐輪椅一樣顯而易見,但有的人的障礙是被隱藏起來的。老師分享近期看到的一本日本雜誌,乍看之下好像一般的流行雜誌,但翻開來仔細看,裡面全都是有障礙的人,看了非常的感動。
為了讓年輕人思考什麼是溫度,找出問題之後思考什麼是好的解決方法。自由空間基金會每年舉辦通用設計獎,針對食衣住行有各種發想,有的發想甚至已經進入開發階段,雖然不見得能順利上市,不過至少已經讓年輕人看見問題。唐董曾與日本通用設計先驅 中川聰先生拜會,中川先生所設計的原子筆U Wing Pen是非常經典的案例,唐董發現為了成就這支筆,中川先生做了兩年的問卷調查,中間也不斷地與使用者討論修正。但在台灣,設計往往都太急切,太想快速收割,這點很值得台灣借鏡。
通用設計不等於無障礙,應該要回到全人的關懷設計,符合法規不一定會是好用的設計,最終仍要回歸到設計的脈絡上;從動線考慮水平、垂直,人行、車行和逃生路線,指引系統是否平順易達,到設施、設備的尺寸、高度,是否影響輔具進出,最後達成一個好的設計服務。過程中更要考慮同理心,真正的精隨是:不論你設計的是一個杯子、盤子還是一個建案,一開始就要把障礙排除。
通用設計不等於無障礙,應該要回到全人的關懷設計,符合法規不一定會是好用的設計,最終仍要回歸到設計的脈絡上;從動線考慮水平、垂直,人行、車行和逃生路線,指引系統是否平順易達,到設施、設備的尺寸、高度,是否影響輔具進出,最後達成一個好的設計服務。過程中更要考慮同理心,真正的精隨是:不論你設計的是一個杯子、盤子還是一個建案,一開始就要把障礙排除。
最後,唐董分享基金會目前在做的台灣在地研究—可運用通用住宅手冊,這個計畫是以通用設計解構,不同人住在同樣的空間裡會有哪些相同的需求?還有哪些相異點?研究進入十戶家庭中,從健康長輩、新手爸媽家庭、孕婦、臥床長輩......等,從十戶戶家庭中找到共通點,可以讓台灣社會提早為未來做準備。無障礙設計在台灣是百廢待舉,唐董事長勉勵大家:「你要如何把設計做到可及範圍最大的,那就是最好的設計」。
台大機械系黃同學好奇詢問:「在台灣推動通用設計的過程中,遇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唐董事長爽朗的回答,常有人問他「有沒有壓力」,其實壓力是不存在的,因為這是一生的志業。以前常覺得產品量販上市是很困難的,但是最大的阻力其實是來自於社福團體,社福團體對於通用設計的概念還是很模糊,在推動時常常會受限於法規,覺得標準應該要高於法規,但這在常態分配的通用設計來講這是很奇怪的。但是事在人為,你要如何將狂想的引子拿出來。唐董事長認為我們在討論的並不是一個技術、一個專業,這其實就是生命。
台大機械系黃同學好奇詢問:「在台灣推動通用設計的過程中,遇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唐董事長爽朗的回答,常有人問他「有沒有壓力」,其實壓力是不存在的,因為這是一生的志業。以前常覺得產品量販上市是很困難的,但是最大的阻力其實是來自於社福團體,社福團體對於通用設計的概念還是很模糊,在推動時常常會受限於法規,覺得標準應該要高於法規,但這在常態分配的通用設計來講這是很奇怪的。但是事在人為,你要如何將狂想的引子拿出來。唐董事長認為我們在討論的並不是一個技術、一個專業,這其實就是生命。
通用設計對談
不僅是分享通用設計的精隨,唐董的生命經驗也很讓同學震撼。接下來各組將融入剛剛的通用設計原則,準備討論Prototype。
第五組:
想解決高齡者購物的問題,同學們發現菜籃車因為太深,所以要彎腰才能拿取裡面的物品,因此構想菜籃車能有一個踏板可以踩,讓內容物上升。在今天通用設計的啟發後,發現這對下肢障礙的使用者會是個很大的問題,在聽過今天的演講後可能會做調整,也許會改成電動用手控制,臺大職治系毛慧芬老師提醒,這樣也可能讓菜籃車變重,需要再做權衡。
第二組:
簡明的報告過去的發想軌跡,希望能打造一個孩子的玩偶,能夠達到提醒小孩生活規範的功能。聽完唐董事長的分享後,小組想對於通用設計概念提出的問題是:如果是3-6歲的小孩要操作,那玩偶的大小應該多大呢?另外,完成生活任務時,玩偶內有RFID可以感測和記錄,會需要掛在孩子的周遭,應該掛在那裏呢?
臺大職治系毛老師回饋因為產品已經有很明確的使用者了,所以除非還有預設有其他使用者,不然的話可以就用這個族群的人體尺寸去設定。大同工設系楊朝陽老師則提醒同學思考,玩偶的角色定位是陪伴還是監督?從設定的角度去思考,就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第五組:
想解決高齡者購物的問題,同學們發現菜籃車因為太深,所以要彎腰才能拿取裡面的物品,因此構想菜籃車能有一個踏板可以踩,讓內容物上升。在今天通用設計的啟發後,發現這對下肢障礙的使用者會是個很大的問題,在聽過今天的演講後可能會做調整,也許會改成電動用手控制,臺大職治系毛慧芬老師提醒,這樣也可能讓菜籃車變重,需要再做權衡。
第二組:
簡明的報告過去的發想軌跡,希望能打造一個孩子的玩偶,能夠達到提醒小孩生活規範的功能。聽完唐董事長的分享後,小組想對於通用設計概念提出的問題是:如果是3-6歲的小孩要操作,那玩偶的大小應該多大呢?另外,完成生活任務時,玩偶內有RFID可以感測和記錄,會需要掛在孩子的周遭,應該掛在那裏呢?
臺大職治系毛老師回饋因為產品已經有很明確的使用者了,所以除非還有預設有其他使用者,不然的話可以就用這個族群的人體尺寸去設定。大同工設系楊朝陽老師則提醒同學思考,玩偶的角色定位是陪伴還是監督?從設定的角度去思考,就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第六組:
對護理之家提出植栽計畫的第六組,上週的黑馬發想做了聲控加觸控的光影版太鼓達人,可以放在公共空間供長輩玩樂。大同工設系楊老師叮嚀同學,坊間有很多類似的遊戲,有沒有研究過他們好玩的地方?另外針對原本的植栽概念原型,楊老師也分享一般人種盆栽,培育過程中拔雜草和修剪還蠻療癒的。可是小組設計的盆栽和長輩的關係呢?長輩如果跟盆栽接觸就只是復健,那長輩會不會覺得很無聊?毛老師也點出,盆栽裡的植物如果長高了,那按壓補水的按鈕可能就按不得到囉。
第三組:
希望改善銀髮購物結帳的流程,同學覺得困惑的是,過去曾有老師提醒他們設計可以創造需求,透過設計產品讓原本無法外出購物的輪椅族或銀髮族得以享受購物的樂趣,但是一路下來卻發現環境的影響太大了,為了要讓所有人都能享受購物的樂趣,卻得必須做出犧牲。唐董事長回應這個問題,過去曾有做過無障礙動線的研究,其實這在法規上也是有規定的,只是台灣的習慣會把無障礙和一般人分開,其實這可以參考充分非必要的原則,把原來就已經很好的服務整合在一起。
第一組:
希望結合繪本與拼圖,讓幼兒能夠寓教於樂、代間學習,可以客製化每對親子、祖孫獨特的生活記憶,轉換為繪本加深學習育樂的功能。大同工設系楊老師建議,拼圖如果可以重組的話,應該會很有趣。
第四組:
目標放在讓護理之家的長者生活氣氛更熱絡,上週找到的黑馬是將兒童一起拉進長輩的生活圈內,他們的想法是讓孩子可以透過扭蛋機尋找在護理之家裏的任務,必須找到長輩一起完成。唐董事長聽完他們的想法,笑說可以參考韓國綜藝節目的任務遊戲。
對護理之家提出植栽計畫的第六組,上週的黑馬發想做了聲控加觸控的光影版太鼓達人,可以放在公共空間供長輩玩樂。大同工設系楊老師叮嚀同學,坊間有很多類似的遊戲,有沒有研究過他們好玩的地方?另外針對原本的植栽概念原型,楊老師也分享一般人種盆栽,培育過程中拔雜草和修剪還蠻療癒的。可是小組設計的盆栽和長輩的關係呢?長輩如果跟盆栽接觸就只是復健,那長輩會不會覺得很無聊?毛老師也點出,盆栽裡的植物如果長高了,那按壓補水的按鈕可能就按不得到囉。
第三組:
希望改善銀髮購物結帳的流程,同學覺得困惑的是,過去曾有老師提醒他們設計可以創造需求,透過設計產品讓原本無法外出購物的輪椅族或銀髮族得以享受購物的樂趣,但是一路下來卻發現環境的影響太大了,為了要讓所有人都能享受購物的樂趣,卻得必須做出犧牲。唐董事長回應這個問題,過去曾有做過無障礙動線的研究,其實這在法規上也是有規定的,只是台灣的習慣會把無障礙和一般人分開,其實這可以參考充分非必要的原則,把原來就已經很好的服務整合在一起。
第一組:
希望結合繪本與拼圖,讓幼兒能夠寓教於樂、代間學習,可以客製化每對親子、祖孫獨特的生活記憶,轉換為繪本加深學習育樂的功能。大同工設系楊老師建議,拼圖如果可以重組的話,應該會很有趣。
第四組:
目標放在讓護理之家的長者生活氣氛更熱絡,上週找到的黑馬是將兒童一起拉進長輩的生活圈內,他們的想法是讓孩子可以透過扭蛋機尋找在護理之家裏的任務,必須找到長輩一起完成。唐董事長聽完他們的想法,笑說可以參考韓國綜藝節目的任務遊戲。
下周預告:科技原型及專案管理

大同工設系的王明旭老師提醒同學未來的課程規劃,這學期相當緊湊。進度千萬不要落後,一旦進度落後所有的進度都會被拖延。另外除了進度不能落後之外,也要確定方向是正確的,當我們不斷在往前走的時候,需要往後看。王明旭老師分享大同大學辦3D列印工作坊的經驗,碰到歐洲學校的老師發現他們的行動力很讓人敬佩,有些科技的東西可以直接從現有產品上拆下來再進行組裝。下周的任務需要各組完成科技功能原型,一樣要做好做滿帶過來。如果做不到也不要氣餒,嘗試過後帶到現場告訴我們碰到什麼問題、討論要怎麼解決。
淡江大學劉寅春老師則預告下周的專案管理,劉老師是資深的架構規劃師,對專案管理有很多實戰經驗。劉寅春老師從上學期的提案發表一路看到這學期的黑馬原型,一針見血的指出到目前為止概念尚未完全定型,有些還在發想的階段。比起要做些什麼,在未來的階段決定不做那些是比較重要的。因為時間和資源有限,無法什麼都做,必須有所取捨。他建議同學先列表並排列有哪些是重要的、次重要的,才能找到最緊急最優先該完成的事項。提供人脈資源,而未來每周五可提供半小時給團隊,幫助收斂專案。
各團隊於三月即將把創新設計定案完成,期待未來同學們的表現囉!
淡江大學劉寅春老師則預告下周的專案管理,劉老師是資深的架構規劃師,對專案管理有很多實戰經驗。劉寅春老師從上學期的提案發表一路看到這學期的黑馬原型,一針見血的指出到目前為止概念尚未完全定型,有些還在發想的階段。比起要做些什麼,在未來的階段決定不做那些是比較重要的。因為時間和資源有限,無法什麼都做,必須有所取捨。他建議同學先列表並排列有哪些是重要的、次重要的,才能找到最緊急最優先該完成的事項。提供人脈資源,而未來每周五可提供半小時給團隊,幫助收斂專案。
各團隊於三月即將把創新設計定案完成,期待未來同學們的表現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