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ION #23
期中驗收
上課資訊
報導大綱
本篇大綱--
|
-第四組「打歌」
-第五組「Cart Easy」 -第六組「智慧園藝平台」 -與教師群、業師團的親密接觸——課程中的觀察 |
課程報導 |
報導/黃婉婷、王嫊凌
|
前言
「智齡設計」成果展倒數四十天!這週是安排檢視各團隊成果的期中驗收,除了智齡教師群,廠商業師代表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劉徵鴻協理、欒美雲科長、奧圖碼科技專案經理黃智鴻先生、新北仁康護理之家康淑儀經理也一同來與同學交流。
成大智慧種子聯盟的建築系簡聖芬老師、工設系馬敏元老師除了來與「智齡設計」的教師群分享經驗外,也樂於參與本次的期中驗收,給予同學滿滿的回饋。除此之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prof. Dennis Lieu應台大土木系康仕仲老師的邀請,也特別來看看各團隊的成果。每團隊各有七分鐘的呈現,再簡單的提問後,接下來與強大的教師群、業師團以及貴賓們深度交流,到底今天有哪些精彩的問答與建議呢?一起往下看吧!
成大智慧種子聯盟的建築系簡聖芬老師、工設系馬敏元老師除了來與「智齡設計」的教師群分享經驗外,也樂於參與本次的期中驗收,給予同學滿滿的回饋。除此之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prof. Dennis Lieu應台大土木系康仕仲老師的邀請,也特別來看看各團隊的成果。每團隊各有七分鐘的呈現,再簡單的提問後,接下來與強大的教師群、業師團以及貴賓們深度交流,到底今天有哪些精彩的問答與建議呢?一起往下看吧!
第二組「wakey wakey」
「wakey wakey」是針對3-6歲學齡前的兒童與父母所設計的一項促進親子互動的產品;他能夠叫醒小孩起床,陪他學習獨立完成從起床到出門的一連串日常活動,是小孩的小夥伴也是父母的小幫手。 成大簡聖芬老師與馬老師紛紛提出疑問:「如果這是父母可以做的事,為什麼要多出一個娃娃來協助呢?」同學解釋這不是將父母的責任外包,而是由父母說的話,讓娃娃來督促小孩執行,讓孩子比較願意去做。 「wakey wakey」的完成度很高,運用RFID的技術和雲端資料庫,記錄下父母設定的生活排程。只是在網路訊號不佳的地方還有待加強產品的穩定性,在展示時因為網路的關係是用預錄的影片來演示。世新大學陳俊廷老師建議除了演示產品功能外,如果加上故事情境,從父母前一晚回到家後開始設定排程,到第二天產品與小孩互動的情境,會更吸引人。 |
第三組「Smart Shopping Cart」
結合平板、推車和昇降功能的新款推車,外表是帥氣的紅藍配色,這是大同工設三的夥伴花了一晚齊心打造出來的產品prototype。職治系毛慧芬老師建議:「如果推車結合平板,但只有看商品資訊和加總的功能有點可惜,就只是把手機放在推車上而已。」對於推車上的平板還能有什麼用途,老師們討論覺得找商品、導覽也許都是可以考慮的。
全聯劉協理對這台俐落的推車外型也很感興趣,唯一覺得疑慮的是推車的收納問題,劉協理:「這台購物車在賣場中,無法想傳統購物車一樣可以收疊會很佔空間。」同學解釋現在看到的prototype是用氣壓棒模擬購物車平台升降的功能,所以無法收疊,如果測試覺得這樣的功能可行,他們預計外型會像展板上所示,不會影響到收納。另外,團隊解釋會想讓購物車平台可以升降,是希望結帳時把物品移動到收銀台時可以方便一點,如果能改變收銀台的高度,也許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結合平板、推車和昇降功能的新款推車,外表是帥氣的紅藍配色,這是大同工設三的夥伴花了一晚齊心打造出來的產品prototype。職治系毛慧芬老師建議:「如果推車結合平板,但只有看商品資訊和加總的功能有點可惜,就只是把手機放在推車上而已。」對於推車上的平板還能有什麼用途,老師們討論覺得找商品、導覽也許都是可以考慮的。
全聯劉協理對這台俐落的推車外型也很感興趣,唯一覺得疑慮的是推車的收納問題,劉協理:「這台購物車在賣場中,無法想傳統購物車一樣可以收疊會很佔空間。」同學解釋現在看到的prototype是用氣壓棒模擬購物車平台升降的功能,所以無法收疊,如果測試覺得這樣的功能可行,他們預計外型會像展板上所示,不會影響到收納。另外,團隊解釋會想讓購物車平台可以升降,是希望結帳時把物品移動到收銀台時可以方便一點,如果能改變收銀台的高度,也許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第四組「打歌」
設計給護理之家長輩遊樂的遊戲機台「打歌」,是團隊運用雷切技術熬了一整晚的時間一起打造的。教師群提出的問題是,這樣的產品需要有人陪長輩一起進行嗎?人與機台的關係是什麼呢?老師建議可以多朝增加他人的互動方向去思考。
職治系的毛慧芬老師提醒,因為遊戲機台需用大腿和手操控,會擔心長輩操作上有難度:「萬一只有一隻手,可以操作嗎?」。正是因為操控角度的問題,所以一開始才會詢問是不是要有人在旁陪伴。
這組團隊展示的機械原型,吸引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系的prof. Dennis Lieu。再加把勁就能看到完整的作品產出了,加油!
設計給護理之家長輩遊樂的遊戲機台「打歌」,是團隊運用雷切技術熬了一整晚的時間一起打造的。教師群提出的問題是,這樣的產品需要有人陪長輩一起進行嗎?人與機台的關係是什麼呢?老師建議可以多朝增加他人的互動方向去思考。
職治系的毛慧芬老師提醒,因為遊戲機台需用大腿和手操控,會擔心長輩操作上有難度:「萬一只有一隻手,可以操作嗎?」。正是因為操控角度的問題,所以一開始才會詢問是不是要有人在旁陪伴。
這組團隊展示的機械原型,吸引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系的prof. Dennis Lieu。再加把勁就能看到完整的作品產出了,加油!
第五組「Cart Easy」
抱著希望能讓男性長輩也願意使用、不侷限於賣場也能推回家的信念,第五組用木頭結構打造出可以摺疊、變形、橫推直拉皆適宜的「Cart Easy」。不只如此,團隊還希望能在表層布料下功夫,讓推車能有保溫功能,購物時能愜意輕鬆,不擔心食物退冰壞掉。 北醫張佳琪老師表示不解:「這樣的設計是不是長輩要記得那一個特定放什麼東西呢?東西放進去之後要怎麼確保不會被壓壞?」團隊解釋,雖然有分層但長輩只要記得易碎物放最上層即可,內部會設置如安全帶的網袋固定物品。資工系許永真老師提醒,太複雜的結構可能會讓長輩害怕。對於多功能的摺疊設計,全聯劉鴻徵協理鼓勵同學:「這是很新奇的結構,也許有機會可以去申請專利喔!」 第六組「智慧園藝平台」
這組團隊的設計考量的面向很多,不論是產品與長輩的互動性、維持植物生命的濕度、放置植物的平台等,他們都有一一考量到,娓娓道來發想、製作的過程。教師群大概聽完架構後,紛紛給予意見。大多數都是希望重頭省思功能的優先順序,以及科技在其中的角色。成大馬老師質疑:「為什麼要有溼度計的設置呢?植物需不需要水?澆得夠不夠?這用手摸或用眼觀察不就知道呢嗎?」仁康護理之家康經理也提醒:「感覺同學是預設長輩不知道要澆多少水,但長輩不見得不知道。」 團隊討論後表示,教師及業師群所質疑的他們之前也有想過,被老師們點破問題後,他們更釐清想要的功能,或許需要的不是提示「澆的水夠不夠」,而是紀錄跟提醒長輩「今天澆水了沒?」 |
與教師群、業師團的親密接觸——課程中的觀察
這是下學期參與「智齡設計」的助教,第一次接觸來自各校的老師與三家合作的廠商。看著各組同學的報告,每個老師真誠也很真實的給予建議,也聽到各團隊背後努力奮鬥的聲音:「我們今天早上才睡!」、「有同學因為熬夜感冒了!」。
熱鬧滾滾的驗收會場,看似亂哄哄,每個人都抓緊機會準備自己,在聆聽、討論的聲浪裡,面對四面八方來的評價與建議。同學們縱使過去沒什麼專案設計的實務經驗,這學期要將產品具現化面臨很大的壓力,但還是趕在與廠商一起交流的這一刻,讓產品設計呈現出新的進展。
看著各組凝聚在一起互相討論、彼此關心,這一刻心裡真為他們感到高興。接下來,團隊要如何處理今天聽到的各種聲音——不論是好壞,抉擇將是各團隊的功課。
這是下學期參與「智齡設計」的助教,第一次接觸來自各校的老師與三家合作的廠商。看著各組同學的報告,每個老師真誠也很真實的給予建議,也聽到各團隊背後努力奮鬥的聲音:「我們今天早上才睡!」、「有同學因為熬夜感冒了!」。
熱鬧滾滾的驗收會場,看似亂哄哄,每個人都抓緊機會準備自己,在聆聽、討論的聲浪裡,面對四面八方來的評價與建議。同學們縱使過去沒什麼專案設計的實務經驗,這學期要將產品具現化面臨很大的壓力,但還是趕在與廠商一起交流的這一刻,讓產品設計呈現出新的進展。
看著各組凝聚在一起互相討論、彼此關心,這一刻心裡真為他們感到高興。接下來,團隊要如何處理今天聽到的各種聲音——不論是好壞,抉擇將是各團隊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