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人間新聞】智齡設計課程 培育未來所需人才 / 2016/06/07

        ​第一屆「智齡設計」成果展,學生們的作品初試啼音,首次公開就獲得各方業界人士、媒體的關注。除了作品的創意性之外,課程獨特的規劃、引領產學共授的模式,被期許為台灣培育未來的人才。
​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我們來看一群關心相關議題的學生和教授,透過智齡設計課程,與產業跨領域合作,設計出符合長者身心所需作品,作品充滿創意,令人驚豔。
 
        購物車上加裝平板電腦,方便長者透過條碼掃瞄,瞭解所選商品的資訊和標示,同時還有計算金額的功能,一些巧思要讓長輩們有更便利的購物體驗,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針對老人所設計的商品愈來愈多,在未來勢必成為另一波商機。

        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如果是五十歲以上的人,或六十歲以上的人,他的消費、他的需要是跟年輕人不太一樣。所以簡單來講,我們有一個很大的需求,有這個需求,反過來,就是一個很大的產業。」
 
        放眼望去,全是國內大學生發明的新作品,五所大學內不同科系的學生和產業界合作,廠商提出業界實際會碰到的問題,學生們用創意來想出解決方案,一堂名為「智齡設計」的課程希望培育更多人才。
 
        智齡聯盟執行長康仕仲教授:「第一個兩個月是做發現、discover,第二個是define到底我們要做怎麼樣的議題,第三個兩個月是做develop是發展很多各種可能的方案,很多各位現在看到的成果,可能是十幾個中間的prototypeing才做出來最後的protyping。看到學生的創意、潛力會在他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會做出來,但是我們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就有那個chemistry (化學變化)就做出來了。」

        教育部資料司副司長劉文惠:「大學有很好的研發能量,那怎麼樣把這個研發能量,跟產業做密切的結合,用一個大家看得懂的方式展示出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成果發表方式。」
​
        六組學生團隊不負眾望,提出令人驚艷的作品。不同設計展現出對長者的關懷,除了充滿創意,無形中也傳遞了社會溫暖。
回媒體報導頁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