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體會銀髮苦 世新邀高中生變老/2016/07/12 |
|
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世新大學邀高中生「換位體驗」,培育參與銀髮族服務的跨領域人才。比如穿戴「老化重裝備」,體驗長者的舉步維艱;或是戴上特製眼鏡及手套,在頭昏眼花下無法正常拿筷子夾東西、看報紙,模擬老人家生活進而了解其辛苦。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自82年邁入高齡化社會,103年底65歲以上老人占比已達12.0%,老化指數為85.7%,超過美國、澳洲、紐西蘭及其他亞洲國家。國家發展委員會甚至推估,114年將高達20%,使台灣成為超高齡(Super-aged)社會。 由台大智活中心籌組的「老人福祉整合創新跨校教學聯盟」,近年來以老人福祉議題為主軸,開發各種教學模式。聯盟成員之一的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基於老人的需要不只是醫療照護,老人服務橫跨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醫療、護理等領域。因此成立「現代老萊子:與長者溝通方法學」工作坊課程模組,分別以大學生和社會人士為對象辦理研習。 世新表示,本周四將開風氣之先,以高中生為招生對象,舉辦第三場工作坊,讓高中生親身體驗老人社會發展概況,進而探索未來參與老人服務工作的可能性,開發老人服務跨領域人才。 世新指出,工作坊除了安排專業講師說明老人生理、心理與社會發展特徵,還有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團隊帶領的老人體驗活動,讓參與學生輪流扮演高齡者,戴上或穿上模擬黃斑病變老化眼鏡、耳塞或耳罩、手肘關節固定器、脊椎受限吊帶、負重拖鞋、手套等老化重裝備,執行如剪紙、寫病歷、閱讀報紙、搭電梯與走樓梯上樓、到廁所穿尿布等任務,體會長者生理狀況及其應付生活作息的難度。 另外,還安排約80歲身心健康長者前來與學生互動,讓他們學習同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