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智齡
聯盟目標
聯盟組織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課程發展
教學評量
教育部期中訪視
聯絡我們
課程模組
T型人才工作坊
T型工作坊源起
目標與教學模式
工作坊課程設計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智齡設計
智齡設計2018-2019
智齡設計2017-2018
智齡設計2016-2017
智齡設計2015-2016
教學培力
教學工作坊
新知講堂
助教培訓
跨校交流
產業接軌
創業學堂
場域經營
拜訪交流
媒體報導
國際交流
教學素材
課程模組教材
特色課程教材
智齡特色課程
活動相簿
活動影片
>
T型人才
跨校交流
特色課程
其它活動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園藝療癒於銀髮族之照護
課程簡介
以園藝療癒為服務實作主題,並結合弘光之核心人文教育課程,應用於銀髮族之照護。讓學生透過服務、訪談(包括長者及照護人員)觀察、體驗並學習認識老化(aging)。此外課程中也應用資訊科技於長者行為之紀錄,除了協助了解長者身心狀況外,也可引導學生學習將科技應用於銀髮族照護之可能性及可行性。
課程特色
本課程是一結合科技、人文和智慧生活的跨域基礎課程,加入園藝種植、服務訪視長者的方式,培養學生成為兼具人文素養與創新思考的跨域科技人。
課程目標在透過課程設計與活動帶領,逐步縮小座標上學生(資工系)、長者、智慧生活三者之間「距離趨向零的演化史」(如上圖),說明如下:
資工人-長者象限:
著老人裝備過6關:體驗長者身體的限制與感受、學習同理。
認識「老化」並到老人醫院服務訪視觀察印證。
從反思討論中學習發現問題、了解長者需求、以及研擬可能的改善方式或方法。
資工人-智慧生活象限:
認識「產品或服務」的產生機制,包括前瞻性的科技(例如TED、AAL介紹)、現有資源(學長分享專題成果)和應用性(近年得獎作/產品)。
從生活科技產品中找出背後的設計理念。
長者-智慧生活象限:
多次探訪、近距離觀察了解需求與期待。
深度訪談,學習從需求者的文化與生活經驗來思考產品或服務。
授課老師
張簡琳玲
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服務學習中心
學歷: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動物所博士
新聞報導
同學的學習軌跡與長者的生命故事
同學到弘光附設老人醫院進行深度訪談
近距離觀察了解需求與期待
學習從長者的文化與生活經驗思考智慧生活科技
課程資料下載
101年第2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