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智齡
聯盟目標
聯盟組織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課程發展
教學評量
教育部期中訪視
聯絡我們
課程模組
T型人才工作坊
T型工作坊源起
目標與教學模式
工作坊課程設計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智齡設計
智齡設計2018-2019
智齡設計2017-2018
智齡設計2016-2017
智齡設計2015-2016
教學培力
教學工作坊
新知講堂
助教培訓
跨校交流
產業接軌
創業學堂
場域經營
拜訪交流
媒體報導
國際交流
教學素材
課程模組教材
特色課程教材
智齡特色課程
活動相簿
活動影片
>
T型人才
跨校交流
特色課程
其它活動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在地老化行動研究
課程簡介
臺灣到2018年時,65歲以上人口將高達19.7%,屆時是否預備好足夠的照護人力與適合環境,讓老人家不受老化情況所限,可以更方便、自在地生活?對老人家來說,最舒適自在的生活空間,就是原本的生活環境。因此,在當地若能結合健康專業與社區支持、建立起社區互助支持體系、並向民眾宣導社區意識、建構社區化長期照護體系,讓社區老人有尊嚴的生活與自在的行動能力,將是最符合人性需求的做法。但該怎麼達成?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蔡篤堅教授帶領一群醫學系學生,實際進入社區生活實體實驗室進行觀察與研究。
閱讀全文
閱讀電子書
教學心得
智齡聯盟特色課程「在地老化行動研究」授課老師,是計畫核心人物之一的蔡篤堅老師。滿頭白髮的蔡篤堅,臉龐卻意外的年輕,頗有武俠小說中「鶴髮童顏」的武林耆宿之感。事實上,蔡篤堅給予同學們的建議,也每每有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性作用。他的專業橫跨醫學與人文領域,其創新教育的概念,更讓人有種集合畢生所學後,經融會貫通而創出獨門絕招的感受。是什麼樣的原因,令蔡篤堅走向醫學的道路?又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他並未按照一般醫學生的道路前進,而是另闢蹊徑,進而獨創門派?
閱讀全文
課程內容
本課程深入部落了解其歷史文化環境,也同時導引同學真誠地面對部落健康議題所遭逢的困境,務實地由生命倫理與文化反省的面向重新檢討原住民部落與主流社會的權力不平等關係,以及借重滲入了解原住民文化後對相關人員能力與思想的尊重,之後磨練同學在此原則下發展長期照護健康科技導入社區,並與社區形成夥伴關係的知識與技能,共同發展長期照護科技導入社區的方法與支持在地老化的社區營造模式,建置支持在地老化之生活實體實驗室的行動研究實踐。因此,透過相關議題的授予,提供學生相關概念,並透過案例討論與分析等相關實習方式讓同學體會目前產業在這方面的發展與努力,期待讓同學對於建置支持在地老化之生活實體實驗室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同,培養能力分析比較台灣目前長照演變的趨勢,進一步對台灣未來這方面的發展有更深的思考和關注。
閱讀全文
授課老師
蔡篤堅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
學歷:美國密西根大學文化與歷史社會學博士
教學與研究專長: 媒體再現與認同政治性別論述與社會政策口述史與社區再造政策醫療網規畫、台灣醫療史、醫學人文和基因科技的倫理、法律、道德意涵
。
閱讀電子書
課程資料下載
100年第2學期
101年第1學期
102年第1學期
103年第1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