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媒體報導

智齡聯盟這幾年來在跨領域創新教學模式以及前瞻性思考高齡整合性議題方面已小有成果,因此吸引了各界媒體前來報導。台灣著名的幾家報社及雜誌曾訪問智齡聯盟計畫負責人,也曾針對我們舉辦的活動進行專題報導。國外的媒體朋友們,如香港電台,也曾訪問過智齡聯盟。我們希望透過媒體,能夠讓更多人開始思考與老人福祉有關的新議題。

【人間福報】2016/07/12
穿戴老化重裝備 培育銀髮服務人才
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世新大學邀高中生「換位體驗」,培育參與銀髮族服務的跨領域人才。像是穿戴「老化重裝備」,體驗長者的舉步維艱,或是戴上特製眼鏡及手套,在頭昏眼花下無法正常拿筷子夾東西、看報紙,真正了解老人家生活辛苦。
詳細資料
【聯合報】2016/07/12
體會銀髮苦 世新邀高中生變老
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世新大學邀高中生「換位體驗」,培育參與銀髮族服務的跨領域人才。比如穿戴「老化重裝備」,體驗長者的舉步維艱;或是戴上特製眼鏡及手套,在頭昏眼花下無法正常拿筷子夾東西、看報紙,模擬老人家生活進而了解其辛苦。
詳細資料

【中時電子報】2016/07/11
高齡化社會來臨 世新邀高中生體驗老人生理

圖片
台灣社會高齡化「來勢洶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今天表示,將與財團法人私立健順養護中心主辦「現代老萊子:與長者溝通方法學體驗營」,14將舉辦第3場工作坊,限額免費提供全國高中生「換位體驗」老年人生活,學習與老年人互動,探索未來「陪伴商機」,培養因應超高齡社會需求的人才。
詳細資料

【天下雜誌】第601期 2016/07/06
看見老人的需求 用設計豐富生活

图片
面對影響甚大的銀髮浪潮,台灣需要些什麼?台灣的年輕人有該如何因應呢?擺脫傳統對老化的刻板印象,長輩不只是單純接受「照顧」的角色,愈來愈多新創企業及學生團隊,深入觀察台灣長者的需求,以創新思維提出解決方式,企圖用「設計」改變世界。
詳細資料

【TVBS】2016/06/22
wakey-wakey搞定出門前的親子戰爭

图片
家有學齡前幼兒的父母,肯定經歷過劍拔弩張的出門戰爭。想像一下,若是人肉鬧鐘換成會唱歌說話的兔寶寶呢?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的「智齡聯盟」首開「智齡設計」課程,課程結業,學生端出6組智慧設計,包括親子互動產品「Wakey-Wakey」⋯⋯
詳細資料

【人間新聞】2016/06/07
齡設計課程 培育未來所需人才

第一屆「智齡設計」成果展,學生們的作品初試啼音,首次公開就獲得各方業界人士、媒體的關注。除了作品的創意性之外,課程獨特的規劃、引領產學共授的模式,被期許為台灣培育未來的人才。
詳細資料

【民視新聞】2016/06/03
高齡化社會 大學生研發銀髮族商品

图片
高齡化社會,銀髮族商機無限,教育部號召大學生,來腦力激盪,研發銀髮族商品,果然產出不少創意,像是唱歌遊戲機,會說話的購物車,以及祖孫彈珠台等等,讓來參觀的老先生老太太,童心大發。
詳細資料

【中視報導】2016/03/19
​
親愛的如果我老了

九年後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舉凡食衣住行各個方面都需要為長者調整,但現在整體社會卻還沒建構出更友善的環境­。
智齡聯盟執行長康仕仲教授日前接受中視節目「六十分鐘」的採訪,說明智齡聯盟從高等教育這一端,為培育未來高齡社會所需要的創新思維與跨領域人才的重要性。
詳細資料

【蘋果日報】2015/05/04
​
滾球遊戲,防老人退化

图片
因應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教育部推動「智慧生活人才培育計畫」,其中臺灣大學主持「智齡聯盟」,近日發表高齡者專用的玩具「滾動奇蹟」,讓長者推小球到對應洞口,讓長者與小孩藉由遊戲互動,延緩老人退化,也促進身心健康及祖孫情感。

詳細資料

【國際商情雙週刊】2014/06/25
智慧生活平台預約未來

橫跨許多不同領域,2008年科技部為整合智慧生活,設立三個大型整合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國立臺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簡稱臺大智活)。營運至今,科技部的專案計畫已結束,但臺大智活仍持續運作,成立多個研究社群;其中「智齡研究群」以研發適用於長者的福祉產品和科技為宗旨。
詳細資料

【漂亮家居】2014/09/26
好住又好看的老前住宅設計關鍵解析

臺大智活中心智齡研究群也研發出銀髮族專用的「聲聲呼喚」求救器,當年邁的長輩獨自生活在家中,晚輩都奔波在外,擔憂發生緊急狀況「聲聲呼喚」能在吵雜的環境中辨識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可置於室內任何角落。倘若儀器感測到「救命!」等呼救聲時,系統會自動進入警戒狀態,並撥打電話連絡親人,使意外狀況在第一時間被察覺,建議台灣能開始注重並研發更多適合長者的居家照護科技。
詳細資料

【聯合報】2013/08/10
​大學生假日不宅  幫老人蓋花園

图片
弘光科大通識學院號召校內大學生,利用假日到社區當志工,有學生組團到惠明學校陪盲生散步,有的到老人醫院陪老人種植花草,打造1座小花園,為院內陳設增色不少。弘光通識學院服務學習中心主任張簡琳玲說,外界總認為大學生假日都是「宅」在宿舍不出門,其實有不少學生反映希望利用假日參與志工服務,中心特別規劃暑期下鄉服務行程,安排學生到彰化、台中等地服務。

詳細資料

【金色夢想】2013年六月號 NO.1
打造金色年代-樂齡社會T人才

智齡議題包羅萬象,住在地球上想的到的事情幾乎都有關。因此,我們得聯合不同領域的專家們一起想辦法。但臺灣傳統的教育模式,專助於培養專業人士,各領域各彈各的調,互動起來雞同鴨講。因此,智齡聯盟決定突破傳統專業教育的框架,結合跨領域力量,訓練出具有本科「專業素養」、培養「觀察體驗」與「設計思考」能力的跨領域T型人才。

詳細資料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