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課程設計

T型人才工作坊雙週課程如何安排?
T型人才工作坊的課程設計,通常為兩個週末(例如兩次週六),約18小時。由雙教師帶領學生走過一個完整的設計思考流程,包括定義問題以及發展解決方案,通常以半天為單位,走過發現(Discover)、定義(Define)、發展(Develop)、交付(Deliver)的4D設計流程。
首週上午,先由一位老師介紹問題背景,藉此深化學生對議題的理解,接著另一位老師介紹思考方法與操作方式,並在下午讓學員實地操作。兩週課程間將指定回家作業,讓學員重複練習觀察、發想等操作步驟。第二週課程上午進行想法收斂與整理,下午則是學員學習成果的正式呈現。整體課程設計,使學員在設計方法論的學習中,串連發想與實作,同步觀察與設計,並在多元的環境中,練習跨領域溝通技巧。
图片



課程實例-以2012年三月份「食在有趣×思考心設計」為例
  


图片
2012年3月是智齡聯盟第一次舉辦工作坊,「食在有趣×思考心設計」。由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邱佳慧老師和臺大智活中心資深策略規劃吳明珊老師共同執行。

以邱佳慧老師擅長的口述歷史領域出發,引導學員如何透過觀察彙集平常不會留意的細節,也教學員與長者對話、訪談的準備和實戰技巧。

接著由吳明珊老師介紹使用者調查技巧,並一步步帶學員們練習。講課以外的時間則由助教帶領學員進行討論與使用者分析流程,教學員如何從訪談結果中得到有用的資訊,做出合適的設計。

課程的最後是公開呈現,除了兩位講師之外,還有兩位專家到場聽學員們的成果,進行交流和意見回饋。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