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培力
為了培育更多具有創新教育思維的教師、助教、教學助理和行政人員,智齡聯盟提供了多樣的課程與交流機會,幫助大家更上層樓!「教學工作坊」讓各校老師展現其專業領域與教學設計上的結合與規畫,為我們打開不同的視野;「新知講堂」是智齡聯盟定期舉辦的教師交流講座,也是跨領域合作的重要媒介;「助教培訓」課程能幫助提升助教及助理在行政團隊合作、專業採訪及攝影剪接方面的能力;「跨校交流」則邀請產官學界人士共同腦力激盪出跨領域教育再創新的解法。
為了培育更多具有創新教育思維的教師、助教、教學助理和行政人員,智齡聯盟提供了多樣的課程與交流機會,幫助大家更上層樓!「教學工作坊」讓各校老師展現其專業領域與教學設計上的結合與規畫,為我們打開不同的視野;「新知講堂」是智齡聯盟定期舉辦的教師交流講座,也是跨領域合作的重要媒介;「助教培訓」課程能幫助提升助教及助理在行政團隊合作、專業採訪及攝影剪接方面的能力;「跨校交流」則邀請產官學界人士共同腦力激盪出跨領域教育再創新的解法。
課程模組分享會智齡聯盟經過前幾年的累積,目前已經進入第二期(104-108)的新階段。在第二期計畫中,智齡聯盟希望,能把教師團隊的教學經驗、課程教材分享給更多夥伴。
因此,我們嘗試運用「課程模組」的方式,淬煉出能讓教師能容易上場教學的方法! |
教學工作坊「流動性」是智齡聯盟的一大特色,教學經驗是流動的,開設的課程凡聯盟學校的學生都可選修,教師也經常赴外校觀摩,知識的傳遞、專業領域的分享不再停留在個別學校。為了開創嶄新的教學模式,智齡聯盟設計安排了「教學工作坊」,各校老師展現其專業領域與教學設計上的結合與規畫,為我們打開不同的視野、激盪出各種可能的想法、發展成功的跨領域教學模式。
|
新知講堂新知講堂是智齡聯盟定期舉辦的教師交流講座,由聯盟各校輪流主辦。藉由不同領域的教師分享專業與心得,聯盟成員能夠在高等教育上不斷創新與自我培力,是跨領域合作的重要媒介。
講座共分為身心保健、智活科技、樂活設計、人才培育四大類。 |
助教培訓智齡聯盟不只為教師和學生設計專題與課程,也舉辦各式課程讓參與的助理、助教和行政人員們有學習與成長的機會。每年定期舉辦的助教培訓工作坊能培養助教團隊合作和創新思考力。藝術欣賞課程讓助理們不單追求技術上的提升,也加強內涵素養的培養。智齡聯盟更邀請採訪寫作、攝影剪接的專業人士與聯盟學校老師來開班授課,期許將來能為智齡聯盟建立更完整的影音資料庫、數位教材。
|
跨校交流由多所學校共同組織的智齡聯盟,當然少不了跨校交流的活動!邀請各領域專家精心策畫的萃智、未來、智活三場工作坊,讓學員透過課程、實作及討論,接觸未體驗過的新領域,成為種子,將學習內容帶回各自的單位發揚光大。聯盟每年舉辦的各校聯合期末成果發表也不斷推陳出新,2013年舉辦「跨領域教學研討會」,智齡聯盟教師們輪番上陣,介紹開設的特色課程;2014年則舉辦「臺灣2025 集思微論壇」,邀請產官學界人士共同腦力激盪出跨領域教育的新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