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日本年長者認知退化預防的現況
日本長者運用RCT預防認知退化的近期結果


活動日期
活動地點

主講人
2013/09/07
臺灣大學土木研究大樓
鈴木隆雄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所所長

图片

日本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一般而言,「高齡者」指的是65歲以上的人口,然而,隨著平均年齡的逐步提高,以及高齡者的體能逐步提升,65歲的高齡者與85歲的高齡者,其適用之照護方式顯然會有很大的不同。為此,日本總務省將65至74歲稱為「前期高齡者」,75歲以上則為「後期高齡者」。本次的演講者鈴木隆雄認為,考慮到後期高齡者的人數將逐漸增加,受到退化(demation)或輕度認知障礙(MCI)所苦之人也將越來越多。
「在現在的日本社會,前期高齡者與後期高齡者的比例約莫一比一,然而再過數年,就將邁入一比二。亦即,有一個前期高齡者,就有兩個後期高齡者。接著,比例將增至一比三,日本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鈴木說。而即使在前期與後期高齡者比例相當的今日,也有將近30%的人受到退化或輕度認知障礙(MCI)所困擾。因此,「超高齡社會」所面臨的要點,已不僅是照護問題,更需提出防止或減緩退化的方法。而這也是鈴木近年來的研究重點。

(撰稿/王品涵 2013.09.07)

關於阿茲海默症

在老年退化的過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失智症;而在失智症中,最引人注意的則莫過於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會引起腦部萎縮,而隨著年齡增長,阿茲海默症發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在2011年的調查中顯示,65到74歲的前期高齡者,約莫有15%的腦部會開始退化。鈴木隆雄展示了正常大腦與退化大腦的顯示圖像。從圖像上來看,因阿茲海默症而退化的大腦,明顯有萎縮變小的情形,特別是在海馬迴的部分。眾所周知,海馬迴主管記憶,人的記憶力好壞,和海馬迴的情況有關。而阿茲海默症患者之所以健忘,就是因為他們的海馬迴已經萎縮。
從出現臨床症狀,到完全發作,阿茲海默症約莫需要超過二十年時間。由於從罹病到發病的時期過長,所以家庭成員或患者本人時常無法及時警覺而就醫治療,這也是阿茲海默症之所以棘手的原因之一。然而,隨著醫學檢驗的進步,今日我們已經知道輕微認知缺損(MCI)的症狀,為早期阿茲海默症的警訊。

關於輕度認知障礙

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介於正常認知與輕度失智症之間的一個階段,對於大部分的患者來說,這是一個會退化到失智症的高危險群。其中的失憶型MCI(amnestic MCI),其認知功能、基因與影像的呈現,皆符合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症狀,而其發展,則有極大的可能會轉變為阿茲海默症。
儘管MCI在日常生活中亦相當難以辨識,卻可透過儀器檢測。MCI的發生,是因腦部開始萎縮。而此一萎縮,則是因為患者的腦脊髓液中開始出現β類澱粉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和tau蛋白。這些蛋白會隨著時間而積累,β類澱粉蛋白的累積,會使神經元突觸(synapse)的機能開始衰退,致使腦部開始萎縮;tau蛋白則會形成糾纏腦細胞的亂團。伴隨著認知障礙與其他症狀的出現,最終導向了阿茲海默症。換言之,特定蛋白質的變化可以被視為阿茲海默症的指標,而測量脊髓液中的蛋白質成分,則能幫助醫生預測哪些罹患MCI的患者未來會罹患阿茲海默氏症:MCI患者的脊髓液中若含有少量β類澱粉蛋白與大量的tau蛋白,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約有90%;而若蛋白質含量正常,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就與無記憶障礙的同年齡者相當。此項測試雖僅以兩種蛋白質含量來測定,而有不夠精確的可能,但若搭配他種測試,則能大幅提高確診的比例。同時,此技術也能將預測時間大幅提前,進而產生提早預防的功效。由於MCI有極大的可能發展為阿茲海默症,而其識別方式較諸阿茲海默症更為簡易,因此,近期對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有許多都開始轉為對MCI的研究。

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研究

而對於「預防高齡者失智退化」此一目標來說,預防阿茲海默症毋寧是相當重要的一項目標。據此,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正在進行一項稱為「NILS-LSA」(老化世代追蹤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for Longevity Sciences -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的研究。這項研究展開於2011年,是一項長期研究計畫。第一期的研究已經告一段落。此實驗的目的,是對與老化相關之病症的長期縱向研究,針對同一個體進行長期的追蹤調查,希望能夠查明老化過程中與認知、骨質疏鬆、聽力流失等症狀之病因。
此計畫隨機選擇79歲以上、鄰近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的愛知縣大府市與東浦町四十到七十九歲的居民共約兩千三百人。選擇愛知縣居民的原因,除了離研究中心位置較近,方便追蹤外,另因此地位居日本中央,少有特殊的氣候與文化風俗,而城市與鄉村所占比例各半,可視為日本縮影。調查始於1997年11月,第一次到第七次的調查,是每天七名參與者在調查中心內接受包括醫學、心理學、運動生理學、營養學與遺傳解析等全日的檢查。這一項研究的時間之長、參與人數之多、研究項目之廣泛,以全世界來說也是罕有的大型研究。2013年8月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追蹤調查,針對第一次調查的參加者寄發郵件;10月開始,則針對大腦與心臟展開更進一步的檢查。
鈴木隆雄對於認知退化的研究,即隸屬於此大型計畫之下。第一期的研究已經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期的研究。第一階段中,面試了1500位參與者。這1500位中,排除了1408人,包括765位沒有記憶方面的問題、32位有中風病史、35位有心臟病史、14位有其他病史、10位有參加其他醫學計畫、299位沒有聯繫、150位在CDR(Clinical Dementia Rating,臨床失智評分表)上的評分達到零級(健康)、100位在CDR的評級上是一到三級(由輕度、中度到重度)、3名拒絕參與。接著,有135位的參與者接受了談話治療與MRI掃描,其中有18位不符合標準、12位拒絕參與、8位有其他疾病。在兩階段的排除後,剩餘實驗者為100人,分成兩組各50人,第一組為記憶型輕度認知障礙(amnestic MCI, aMCI)患者,第二組為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兩組又各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25人。鈴木接著介紹他們所使用的測量方式,包括運用ipad作認知測驗(包括語詞記憶測驗、邏輯記憶測驗、數符替代測驗等檢測方式)、以儀器、會談與評測方式,來理解腦部與身體的情況,具體的方法如血壓測量與腦部斷層掃描等。兩組的差異在於複合運動的實施。實驗組每日進行一定程度的運動,包括來回步行,對照組則無。接著再進行肌力測試、平衡感測試、數字減法測驗與方位辨識測驗等,與腦部斷層掃描(MRI)及脊髓液蛋白質分析(PET)等等。實驗的結果,可以發現實驗組的退化程度無顯著惡化,而對照組則正好相反。

研究結論

在介紹完此研究所使用的方式與其成效後,鈴木提出了此研究所獲得的結論:第一,複合運動確實能延遲老年人記憶障礙的惡化,且因此使年長者能維持他們在群體中的獨立生活;第二,奠基於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GA)的非藥物干預,可在老年癡呆症的預防中發揮極大的作用。最後,鈴木表示,此項研究的第二期計畫目前已經開始進行,此次的人數將更為廣泛,總計有七千人之多,後續發展相當令人期待。
图片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所鈴木隆雄所長
图片
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研究所陳俊忠教授
图片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針對預防阿茲海默症,展開「NILS-LSA」的研究。希望能夠查明老化過程中與認知、骨質疏鬆、聽力流失等症狀之病因。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