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樂活長青×體感設計
2013/05/11&18


【引言】復健,可以很好玩

這次T型人才工作坊將從促進老人體能活動的需求出發,設計體感遊戲(Kinect Game),讓具娛樂效果、增進親子情誼的體感遊戲,成為長者復健的好幫手!短短兩天的課程,學員們從國內權威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學習如何安全、有效地為老人家設計遊戲動作。
Read more

 

图片

【體感設計】請你跟我這樣做

在「高齡化社會」成為新聞熱門詞彙之際,臺灣其實早已悄悄進入「高齡社會」。學者預測,臺灣的高齡人口,在2025年將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屆時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在這樣迅速的(超)高齡化下,未來要思考的核心重點,也應由老人照護移至老人生活。「老年人多不是問題,是不是健康才是問題。」簡文仁說。


Read More

 
图片

【體感科技】復健新體驗

T型人才這次的專題<樂活長青×體感設計>旨在設計出能激發高齡者運動意願的體感遊戲。因此,接下來的課程,主要是讓大家了解在創作、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什麼輔助裝置?透過這些電子設備,再搭配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介紹的人體結構,大家一同發想創意,讓高齡者能夠藉由體感遊戲良好、同時富娛樂性的活動,提升老年人運動的意願!

Read More

 
图片

【設計思維】銀髮族新娛樂

專營老年人運動復健產品的龍骨王程式設計師劉品如一開頭就先問學員們,高齡者玩體感遊戲的目的為何?學員們爭相回答是為了「趣味」、「開心」,還有「運動」與「復健」。劉品如再問,要如何激發高齡者玩體感遊戲的動機呢?大部份學員認為「有趣」和「簡單上手」才能誘發高齡者參與遊戲,但也有學員搞笑說「獎金誘惑」才是最大利器!

Read More

  
图片

【體感教學】Unity 3D讓你也會做遊戲   

學員們在T型人才工作坊第一天發想設計的遊戲概念到第二週早上一來,已變成可以操作、試玩的遊戲畫面。週間助教與學員們在臉書平台上繼續討論、得到共識後,資管系助教們便開工將想法寫成程式語言,生動的遊戲,活靈活現地呈現眼前。每組再利用一小時時間,針對目前的遊戲模型進行討論,學員們試著從老人家的立場發想,這樣的設計,在顏色、動作、直覺辨識上,是否需要再作調整!

Read More

 

图片

【教師心得】執行的甘與苦

<樂活常青×體感設計>T型人才工作坊,主要由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林金玲和胡碩誠兩位老師負責執教。由於世新智齡聯盟已從上次的經驗中,琢磨成分工縝密、訓練有方的團隊,課程細節都經過滴水不漏的討論、模擬和修正,才正式端上線,而這次課程的預備過程,又經歷了哪些新的挑戰與體會?



Read More

 

图片

【學生成果】 讓復健變好玩的創意

每組學員從觀察高齡者的需求與習慣出發,設計能達到運動目的的體感遊戲,讓高齡者能快樂、持續地運動。
設計遊戲時,需兼顧「遊戲性」與「功能性」兩部分。遊戲性部分,可從滿足夢想的構想出發,創造出一個可以滿足長者需求、實現夢想的地方。
功能性則要注意三點:第一,清楚引導,讓玩家知道下一秒該做甚麼;第二,遊戲動作量,老年人四肢活動範圍小,可以增加遊戲的速度設定,有不同的級數選擇;第三,避免突發性動作,因為老人的反應及肢體能力不似年輕人,不宜突然跳高,或做大範圍的動作。良好的體感遊戲,需考量這些原則,發想出適合高齡者活動的遊戲。

Read More

 
图片

【助教心得】成長,需要付點代價

這次工作坊的成果,世新助教群的投入功不可沒!八週來,每週都要向龍骨王程式設計師劉品如學習Unity 課程、每週三也要跟老師開會交代工作進度,並且隨時都要接受最新指示,投入程度,彷彿多修了一門課。經過這番洗禮,他們想法如何?


Read More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