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图片

暑期實習~球僮方案

前言
「智齡聯盟」為鼓勵參與過T型人才的學員於暑假期間有機會接觸產業界,實際瞭解社會面貌與職場環境,特別與多家機構、企業接洽,安排暑期工讀名額,開放給曾參與T型人才工作坊的學員來申請。這次活動,智齡聯盟以棒球場上的經驗定名為「球僮方案」,因學員只要先觀摩正式球員(職場人士)如何打球,並於一旁擔任球僮(實習生)角色,協助、同時觀察場內球賽需要。(報導/葉湘如 2013.06.29)

暑假第一次「球僮見面會」於2013年6月29日舉辦。該方案是由臺北醫學大學服務學習中心邱佳慧主任安排,在活動一開始,她先說明球僮方案主要是從T型人才的棒球遊戲延伸而來,小時候在公園玩棒球的時候,可能還不懂棒球的規則和編制,就玩一種什麼角色都可以輪流當的棒球,不管缺幾個人都能玩。但是長大之後,學生在聯考制度的分配下開始有了自己的角色,一壘手永遠是一壘手,在畢業之後被訓練成很厲害的球員,但可能沒看過、沒遇過其他球員,也不知道真正的比賽長什麼樣子。出社會之後,厲害的一壘手和其他球員之間總是溝通不良,不知道對方如何思考,也不清楚對方的技能。這次的球僮方案,我們希望能讓學生以球僮的形式記錄、觀察、瞭解棒球比賽的進行方式。
接著,邱佳慧邀請學生分享參加「產業見實習說明會~球僮方案」的動機,並建議智齡聯盟在這次的見實習方案將來可以改進的地方。學員何新慧說,「由於北醫醫管系從大二就開始實習,實習場域大同小異,這次期望智齡聯盟舉辦的見實習方案,能接觸到不同於以往的實習場域,瞭解其不同之處。」她也提出,應該讓廠商與球僮集體面試,廠商有球僮的選擇權,球僮也有挑選廠商的權利。另位學員羅季怡則建議,見實習方案應以大三以上的學生為主,大一學生可能連自己的專長都還不清楚,就被分配到實習場域,似乎不太合適;而薪資對學員們而言,並不是重點,重要是從這次的球僮方案獲得實務經驗。林怡臻、蕭姿俞也表示,球僮方案看起來很有趣,但因為時程太過緊迫,使得許多學員無法參與球僮方案。
在這次的見面會,邱佳慧強調因是第一次舉辦,球僮們皆是首屆的先驅者,希望學生們在實習遇到問題時要隨時反應,也同時記錄自己觀察到的小細節,在後續的見面會提出討論,也讓智齡聯盟可以瞭解下一屆的球僮方案應該如何進行,以便未來發展出成熟、有效的做法。

图片
讓學生以球僮的形式記錄、觀察、瞭解棒球比賽的進行方式
图片
學員們分享參與球僮方案的動機
图片
學員提出需改進的地方,對未來球僮方案發展出成熟、有效的做法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