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雜誌報導] 好住又好看的老前住宅設計關鍵解析  <<《漂亮家居》163期,121頁/2014.09.26>>

Point03居家安全系統與遠端照護設備 避免意外發生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高雄氣爆意外,讓大家開始有警覺性,尤其長者經常使用瓦斯爐具或暖氣不當而引發火災,因此,住宅規劃中最好加裝火災警報系統與瓦斯洩漏偵測器,避免意外發生。
國立臺灣大學智活中心智齡研究群主席康仕仲:日本與美國都不斷研究適合長者居家使用的照護設備,包括長者使用的APP、求救警鈴設備、遠端照護的保全系統,臺大智活中心智齡研究群也研發出銀髮族專用的「聲聲呼喚」求救器,當年邁的長輩獨自生活在家中,晚輩都奔波在外,擔憂發生緊急狀況「聲聲呼喚」能在吵雜的環境中辨識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可置於室內任何角落。倘若儀器感測到「救命!」等呼救聲時,系統會自動進入警戒狀態,並撥打電話連絡親人,使意外狀況在第一時間被察覺,建議台灣能開始注重並研發更多適合長者的居家照護科技。
國立臺灣大學社工系教授林萬億:現代人工作繁忙,大部分的成年子女都沒與父母同住,因此老年人獨居在家若發生意外容易呼救無人,目前有些結合保全的遠端照護服務與緊急求救系統,設計血壓、血糖測量等健康紀錄及專人電話關懷服務,但是一般緊急求救鈴,受限於空間侷限,真正要緊急求救,並不一定派上用場,建議使用結合求救功能的產品設計,例如拐杖結合求救鈴,能立即按下按鈕求救,或是結合健康資訊與連線功能的手環或手錶,也可使用專為銀髮族設計的簡易操作手機,內部設置了緊急呼救功能,或者使用可雲端監控的隨身緊急呼叫鈴,只要長輩身體不適按下按鈕,子女便能立即收到手機推播,並以手機的監視系統查看即時影像。

图片
圖片提供_演拓空間室內設計
鉅亨網連結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