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特色課程評量

图片
 開設科目:

‒  身心保健系列課程(9門):公共衛生營養與實驗、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成人發展與老化、老人學實習、老人職能治療學、高齡者智慧保健生活、遠距健康照護實務、銀髮族體適能、智齡血壓健康照護

‒    智活科技系列課程(8門):在地老化行動研究、參與式社區智慧生活模式、智慧生活健康照護人機互動介面設計、智慧生活健康照護產品專題製作實務、智慧生活創新設計、智慧系統設計與應用、智齡者心理與雲端科技、銀髮族智慧生活科技主題實驗

‒    樂活設計系列(11門):多媒體色彩顯示與設計應用、多層及連續性老人福利服務照顧產業之規劃與經營管理實務、使用者調查與溝通、服務設計、設計思考、智齡生活創新服務設計、園藝療癒於銀髮族之照護、網路創新服務設計、銀髮族生活照顧、空間規劃與設計、銀髮族活動設計、銀髮族復健輔助設計



图片
評量架構:
         針對特色課程,進行量化研究,探討Does it work?

图片

图片
研究問題:

針對(1)學生是否具有五大核心能力?   (2)課程是否有效提升學生五大核心能力?

   (3)課程是否達成能力培育目標?  (4)學生對學習的學習感受為何?

   (5)學生對團體互動過程的感受為何
?


图片
評量方法:

將使用量化分析,針對28門課程的學生進行跨域合作、觀察體驗、反思回饋、創新設計與科技應用等「五大核心能力量表」之前、後測評量,並以「作品檢核表」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成效;且對照教師在課程設計所訂定的核心能力百分比與學生五大核心能力進步的差異情形,用以評量教師教學成效。預計使用: (1) 前、後測問卷評量 (2) 評量學生作品展現五大核心能力情形 (3) 學生五大核心能力對照教師教學目標核心能力百分比 (4) 調查學生意見 (5) 調查小組討論狀況. 五種方法進行評量.

图片
評量工具:

(1)五大核心能力量表: 依據智齡聯盟所五大核心能力之訂定的評分說明

(2)學生作品五大核心能力評定表:教師藉由學生最後作品評量學生五大核心能力

(3)教學目標與成果對照表

(4)學生意見調查問卷:評量學生對於教師教學的意見

(5)小組團體氛圍問卷:評量小組合作度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