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產品設計使用性評估與應用

課程資料線上閱讀

開發教師
图片
王明旭兼任講師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Picture
楊朝陽助理教授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图片
陳彥甫助理教授
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簡介

在創新設計的學習歷程中,探索不同產品的功能與特色,進而發現現有目標使用者(target users)對於市面商品的使用性(usability)意見與優缺評估,有助於創新開發者了解市場現況與產品發展,是創新設計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活動。
 「產品設計使用性評估與應用」課程模組,希望從使用者與產品使用性出發,從中發現產品使用性問題與評估工具的學習,並進行創意發想與實作練習。課程目標將以⼈為本、實際使用與觀察體驗的創新設計理念,整合學⽣創新發想、設計思考及動手實作的能⼒,並強調跨領域合作的團隊創新設計。
本課程模組為創新流程(Process)類型的P模組,主要教導學⽣在了解目標使用者實際使用產品的經驗與歷程,進⽽提出系統性的主客觀使用性評估策略與成果,最後針對產品使用性評估的成果進行創意發想實作與再評估。
    本課程模組強調以人為本、探索問題、解決真實問題,並以實際生活產品為例,探索使用者在⽣活中會⾯臨的產品使用性問題,並以創新發想提出具體可⾏的解決⽅案並進行再測試評估,達到創新思考與設計實現的課程目標。

模組目標

(1)透過課程了解與認識目標使用者探索
(2)透過課程了解與認識產品使用性評估
(3)透過課程學習事件相關電位(ERP)技術與應用
(4)練習操作事件相關電位(ERP)技術與案例應用
(5)執行使用性評估應用於創新設計實作案例 
(6)透過課程了解3D列印相關技術與應用
(7)練習操作3D列印與拆件列印評估

教學時數

本課程包括5個單元,總計教學時數為18小時。
單元一:目標使用者探索與人物誌(Persona)建立(2小時)
單元二:使用性評估原則與主觀評估(2小時)
單元三:客觀評估與事件相關電位(ERP)技術(4小時)
單元四:使用性評估彙整與設計應用(4小時)
單元五:3D列印實作與拆件列印評估(6小時)
適用學習者
本模組適用對創新設計與開發有興趣之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不限科系
適用課程
本模組以創新技術應用導向,適用以創新產品設計發展相關服務或產品之課程,不限學科領域皆適用。
應用場域
日常生活中之相關產品設計,例如居家用品、輔具與客製化用品
預期效益
​供學生修習進階使用性評估課程,及未來參與相關創新服務或產業的基礎。
課程圖片
更多教學案例照片
105_王明旭老師_產品設計使用性評估與應用工作坊
106_陳彥甫老師_數位創作與整合_產品設計使用性評估與應用
教材下載
回課程模組分享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