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與長輩有約
聽心聲


活動日期
活動地點

主持人

2013/05/11
雙連安養中心

蔡芳文執行長
雙連安養中心

前言
每個問題出現,只有專家才有解法嗎?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安養機構如何規劃完善服務,以提供老人能滿足身心靈需求的照顧?雙連安養中心蔡芳文執行長自己先不講,他先請聯盟老師們聽聽長輩們怎麼說?
(撰稿/陳淑英2013.05.11)

他們才是專家

蔡芳文介紹說:「目前雙連安養中心共有432位長者住在這裡。大家在這裡,比較健康的幫忙較不健康的,彼此互相服務、幫助,這才是人。我們安養中心,讓住在這裡的長輩挑出了51項缺點,目前已改善49項,剩下無法改的,行政院官員和內政部建研所也來探討這些問題,他們這才發現有些法規要改,否則沒辦法營造出適合老人居住的環境,這都是住這裡的長者提出的貢獻!所謂的專家,有些只是專吃(台語發音),根本不瞭解高齡者的需要,住這裡的爺爺、奶奶才真正是長照機構的專家。」

談生命價值的發揮

接下來,就由長輩們輪流發表意見。每位長輩對於雙連安養中心的整體環境,無不竪起大拇指表示相當滿意。但暮年生活規劃方面,過去在阿根廷擔任華僑學校校長的楊伯伯表示:「今天住在這裡的,主要有兩種人,能照顧自己和不能照顧自己。像我今年86歲了,還能照顧自己和內人,我希望還能發揮餘力,這是今天的主題!像我碰到一位老先生,坐在公共場所打瞌睡,我就去跟他說,要打瞌睡,請到房間去,在公共場合盡量不要!你也可以一起學著寫寫毛筆字、畫畫、參加歌友會,我自己也參加書法課,因我想發揮餘力!我從不遲到、早退,該做的,都做好!在阿根廷,我從廿幾個學生開始帶到後來七百多人,我本人很認真,希望今天大家來這裡也不要浪費時間,把心裡話講出來,假如不敢挑剔老師的教育方式,就會一代不如一代,不可能青出於藍!老師自己留一手,就代代越來越差,要青出於藍才會進步。老人的餘力,就應該激發年輕一代發揮出來。我在阿根廷46年,華僑有的事,一定會有我的份!我推廣用『非常好』來問候!如果你自己都不認為好,就永遠好不起來。非常好的社會才會有非常好的人,大家傳播出去,都變成非常好!」

與國際比較

雙連安養中心軟、硬體的設施,已堪稱台灣安養機構的典範。但跟其他國家相較,又是如何?一位長年在美國經商的爺爺說:「我選擇安養中心,考慮了衣、食、住、行、信仰、收費這幾個部分。七年前,我就知道這裡有多層級的照顧,將來我日漸老邁,萬一中風,也許不會立刻離世,但待在美國很麻煩。美國的安養機構,我也看了很多家,他們私人的安養機構是很好、很高級,但菜單的豐富、多樣性不如雙連,費用上卻貴了四、五倍。在這裡,大家自理碗盤,這非常好,不能讓老人都不動!它的位置,背山面海,位置太優異,沒得挑了,裡面又寬敞、有很多樹、還有電梯!平常也有交通車載去淡水。收費相較於美國私人安養機構來得合理。」他的妻子也補充道:「住這裡空氣非常好,跟台北差很多,還可以學很多事,是互相學習的地方。住這裡要忙可以很忙、要閑也可以很閑!」
在美國經商的爺爺比較過美國高級的私人養護機構之後,選擇回到臺灣雙連安養中心,另一位長住日本,目前已90高齡的阿嬤也說:「我住日本卅幾年,幫忙先生的生意,那時沒有電腦,跟客戶之間溝通都憑記憶記住,因為常要用腦,所以現在比較不會有癡呆(哈~)!
有天我在浴室跌倒,傷到脊椎,醫生告訴我,必須要放棄目前的生活!我問他,我是不是要住到安養院去?在日本,住進去要一千萬日幣,且要等很久。但他建議,東京的天氣不適合我,應該要到溫暖的地方,所以我回到台灣。我一開始也覺得安養院是被兒女拋棄才會來的地方,而且日本的安養院有些很陰暗,住在裡面的人都沒有笑容。我有朋友是安養院院長,他說,選擇安養院有三原則:一、有無尿騷味。二、有無笑容。三、我忘了!我在日本就聽牧師介紹說,這裡很好。來了之後,不僅沒有尿騷味,且大家都打扮得很漂亮,充滿笑容,也很有禮貌!我一進來,看到咖啡廳裡有說有笑、又非常乾淨!這是五、六星級的旅館噢~住這裡五、六點就聽到鳥叫,像住在天堂一樣非常悅耳!颱風過後,四、五十隻白鷺鷥飛來覓食,還有松年大學可以學息,讓大腦活化!我也跳土風舞,跳3個月之後,回日本拿行李、順便拜訪朋友,他們從背後看著我說:這個人不會回日本了,你看他的背比較挺了!他們以前都說,不出3個月,我一定會跑回日本。執行長把職員訓練得很好!我也參觀很多安養院,這裡是台灣最好的!」

快樂安居之方

安養院的硬體設施固然重要,但完善的設備並不保證能帶來心境上的快樂!這裡之所以讓長輩住得滿意,甚至還有1600位長者登記排隊,等著住進來,深究其因何在?一位曾經腦中風的奶奶一字一字清晰、有力的說:「我腦中風,本來不能講話,來這裡住兩年之後,現在會講話,你們聽得懂嗎?(大家高聲呼應~懂!)我女兒在台灣找了廿幾家養老院,才找到這個好地方,這裡除了物質生活盡善盡美,也讓我們心靈平安、喜樂,這是最好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好!」
一位臺大心理系退休的楊教授補充說:「要讓一個人快樂,不只衣、食、住、行方面的設計,最重要是靈性!人生最大的滿足,是信仰上的造就。以前追求的也許是名利、學位、權力,但這些到了一個階段之後,都會到此為止。最好的追求是認識信仰,這是沒有止境的。在雙連不僅在靈性上有很好的追求、也有很多學習機會,讓人生不會空虛。這是很好的環境!」

图片
蔡芳文執行長表示,住在這裡的爺爺奶奶才真正是長照機構的專家
图片
楊伯伯表示如果你自己都不認為好,就永遠好不起來。非常好的社會才會有非常好的人,大家傳播出去,都變成非常好!」
图片
多位曾居住過其它國家安養機構的爺爺奶奶,都認為台灣安養機構與其它國家相比並不遜色
图片
楊教授表示「要讓一個人快樂,不只衣、食、住、行方面的設計,最重要是靈性!人生最大的滿足,是信仰上的造就。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