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智齡聯盟每季由各校輪流安排的教學工作坊,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元!在許多正式的研討會和演講活動裡,多半由專家主導全局!但來到雙連安養中心,爺爺、奶奶才是男主角和女主角。(撰稿/陳淑英 2013.05.11)
智齡聯盟每季由各校輪流安排的教學工作坊,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元!在許多正式的研討會和演講活動裡,多半由專家主導全局!但來到雙連安養中心,爺爺、奶奶才是男主角和女主角。(撰稿/陳淑英 2013.05.11)
在智齡聯盟發展的跨領域教學模式裡,要培養五大核心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要培養「觀察體驗」能力。因此,負責籌辦這次教學工作坊的雙連安養中心蔡芳文執行長,先不安排演講,而是請這裡的長輩們來聊聊住安養中心的想法。讓各位老師從住戶實際經驗中去觀察安養中心對長者的意義與設計、經營上的細節。
以往很多場合,都是先聽專家怎麼說,但智齡聯盟第一次與這麼多位長輩面對面座談,獲得許多啟發,受益良多!在討論時段裡,老師們也虛心將教學過程遇到的問題提出來請教,例如,「如何引導學生更認識長者需求,好為長者提供更貼近需要的設計?」蔡芳文說:「我們設計東西,是以阿公阿媽為男、女主角,工作人員只是配角。我們工作人員研發了21項產品,因他們長期在這裡觀察,若只撥一段時間來看是不夠的,最好住下來體驗。」 接著蔡芳文才正式介紹雙連安養中心多層級連續性經營的模式、並介紹軟硬體設施、核心精神與開創經驗,讓大家對雙連安養中心的認識,從經營模式的瞭解走進歷史細節、更深刻體會其精神。 下午時段,大夥到大廳作健康操!許多路過的老人家,也停下腳步,加入體操陣容。就在大夥兒專注運動的當下,臺大包宗和副校長也悄悄加入體操行列。副校長在臺大的前瞻領航計畫裡,也發展跟老人福祉議題相關的研究,藉此機會,彼此做了相關經驗的交流。 接著,雙連安養中心安排老師們參觀硬體設施,整個空間動線、燈光與傢俱形式都是為老人著想的貼心設計。熙來攘往的大廳,笑意繽紛,是雙連最鮮幟的招牌見證,也為這場教師工作坊劃下愉快的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