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工作坊
|
活動日期
主辦學校 主持人 精彩內容 |
2013/02/25
世新大學 陳育亮主任 世新大學資管系 許素華副教授 世新大學資管系 |
視覺設計體驗
智齡聯盟每季的教師交流活動,由聯盟學校輪流依照該校特色來設計活動內容。2013年2月25日,世新大學承辦第一場教師交流活動,即結合雲端科技與色彩學應用,為老師們帶來全新的專業體驗;活動中,不只聆聽業者如何利用雲端科技為銀髮族群打開活力下鄉的樂活契機;也在羅梅君教授的指導下,每位老師都當起學生,試著瞭解色彩學概念並配合軟體的學習,體驗圖像在色彩軟體工具的協助下,可以製作出什麼樣的效果。最後,藉由參觀校史館,一窺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一生的事跡與信念,一睹台灣報業發展的梗概!每次跨校交流活動,讓教師們有機會體驗不同學校的教學特色並吸收不同領域的專業。
養生樂活:務農新選擇
2006年,一項關於快樂度的調查,在台灣引發一陣概念性思考旋風。該項調查結果揭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是被稱為「香格里拉」的不丹。該年度,不丹人民年均收入不過一千四百美元,但快樂度卻遠遠超過許多先進國家,令人忍不住追問,為什麼?目前,一般認為這和不丹國策為提升國民幸福總值(GNH)而非國內生產總值(GDP)有關。瞬間,「樂活」概念如一陣颶風,橫掃過台灣每個角落。一向追求各項經濟數值的台灣人,開始思考「生活」到底應該是什麼?這項概念,與自80年代左右開展的「有機農業」思潮相互結合,配合踏上退休道路的嬰兒潮世代,「返鄉務農」於是成了一個創新而合理的選擇。
儘管現代醫療發達,然而都市生活的緊湊忙碌,還是讓現代人好發許多「文明病」。圖顯有限公司林三璋副總表示,追求健康與快樂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活動」。活動活動,「活著」就要「動」,在肢體上保持活動習慣,在心靈上養成知足常樂的心性,這樣悠閒的生活,是良好生活品質的不二法門。都市生活的優點,在於各項機能的便利,然而在台灣,由於城鄉差距日縮,基礎建設如快速道路與光纖下鄉等的實施,使鄉村的便利性不再亞於都市,其實在生活上,很難找到真能稱為不夠便利的地方。林三璋由食衣住行各方面逐一舉例:在食物方面,重點在於新鮮。而外賣與進口的養生美食,怎樣都比不上自己種的蔬果新鮮。在衣著方面,住鄉下不須西裝筆挺,可依個人風格自由穿著。居住方面,都市房價飆漲,四十年老公寓亦須花費千萬,不若住鄉下,五百萬即可購入全新豪華綠建築農舍,可利用空間成倍增長。交通方面,城市雖比鄉下便利,但當你食衣住都無所缺時,又何需便利的交通呢?至於育樂,社區活動中心、遠距教學與遊山玩水,均是優質選擇,更可呼朋引伴,文創下鄉,帶動農村再生。而老年人擔心的醫療方面,則有遠距醫療照護與社區療養的雙重防護,提供在地老化的選擇。因此,除了工作需求外,林三璋說,很難想像還有其他理由必須繼續留在都市。而同屬於戰後嬰兒潮的他,粗估台灣大約有六十萬人屬於這個群體,而若十分之一的人願意投入這個計畫,六萬人已足以改變台灣社會的組成結構,引領新一波的農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