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設計—擴增實境簡介
本篇目錄
|
更多深度報導內容--
|
設計思考的運用-從發現問題到定義問題前言 |
報導/王淨萱
|
問題的發生成因分析
問題的價值判斷與方向
分析問題的成因之後,接著要思考問題的價值判斷與方向,探討問題該往哪個方向走,假如今天的問題是護理之家中,職員的流動率高,就會影響住民和職員的關係,那就要開始去思考,怎麼建立之間的連結?
問題的問題
最後一項是「問題的問題」。關於這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我們需要探討的呢?也就是下一次再去場域的時候,要再去探討哪些問題?以奧圖碼專案為例,目前調查得到的結果,是否有發現問題呢?還是場域看到的現象都很好、很理想呢?如果嘗試去不同幼稚園,會不會有相同的問題呢?
學生回饋:臺大土木系葉承翰同學表示這樣表格的設計對他們來說很有幫助,可以再把問題更精練更聚焦,只是他們討論到後面還是有一點卡關,需要和老師討論。對他們來說會覺得表格中的「問題的所有可能元素」、「問題的發生成因分析」這兩個有點混淆,讓他們難以分辨,而「問題的價值判斷與方向」讓他們覺得無法一開始在討論時就能完成,感覺需要盤點完所有的問題、告一個段落之後才能分析。
學生回饋:臺大土木系葉承翰同學表示這樣表格的設計對他們來說很有幫助,可以再把問題更精練更聚焦,只是他們討論到後面還是有一點卡關,需要和老師討論。對他們來說會覺得表格中的「問題的所有可能元素」、「問題的發生成因分析」這兩個有點混淆,讓他們難以分辨,而「問題的價值判斷與方向」讓他們覺得無法一開始在討論時就能完成,感覺需要盤點完所有的問題、告一個段落之後才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