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活動促進實習
前言
臺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如何促進銀髮族的身心健康是個重要的課題。輔仁大學的陳惠姿基於「活躍老化」的概念,開設「銀髮族活動促進實習」,學生為長輩撰寫生命故事,並從中取材為長者量身打造適合的活動,期盼學生抱持著尊重與熱情,在活動中和長者互動學習、雙向回饋,讓銀髮族能活到老、玩到老、快樂到老!(撰文/林明慧)
臺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如何促進銀髮族的身心健康是個重要的課題。輔仁大學的陳惠姿基於「活躍老化」的概念,開設「銀髮族活動促進實習」,學生為長輩撰寫生命故事,並從中取材為長者量身打造適合的活動,期盼學生抱持著尊重與熱情,在活動中和長者互動學習、雙向回饋,讓銀髮族能活到老、玩到老、快樂到老!(撰文/林明慧)
要活就要動
人都會老去,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人類壽命也日益延長,銀髮族人口比例提升,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增進長者的身心靈健康是個重要的課題。提到「老人」,一般人的印象不外乎退休、健康欠佳、要人照料等等,但事實上,銀髮族除了部分生理功能退化外,多數還是能夠獨立生活,並且需要社交和活動。輔仁大學的陳惠姿相信,在適當的刺激和引導下,長輩也能有愉快的活動經驗,因而開設「銀髮族活動促進實習」這門課。她說:「我們當時的概念是基於活躍老化,我們相信不是老了不會玩,是不會玩才老得這麼快,所以需要有些人願意進入這個產業,幫老人家規劃、帶領、陪他們一起玩,讓他們在老化過程中,雖然聽力、視力功能會減退,動作慢一點,但還是有很多他們以前或許玩過、現在還想玩而且還玩得動的活動,帶給他們一些生命的活力,讓他們覺得生活裡頭還是有滿快樂的點子。」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2002 年提出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銀髮族活動促進實習」這門課中,學生經由課程訓練、學長姐活動觀摩以及親自為長者設計活動方案三個階段,達成激發長者活力的目的,於活躍老化的基礎上促進銀髮族的身心健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