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動智齡×視覺設計趣
2013/10/19&10/26
【整體報導】智齡視界大不同
|
成像功能我們怎麼看到影像?這是一般人很少想的問題。臺大眼科葉柏廷醫師說:「很多人說眼睛就像照相機,事實上應該顛倒過來,照相機的靈感是來自眼睛才對。」眼睛的構造何其精密,但人體老化,最先從眼睛開始。
一開始,葉伯廷先從眼球構造對應相機構造,來解釋眼球的成像原理,以及容易發生病變的區位。葉伯廷說:「眼睛分為眼前部與眼後部,眼前部包含眼角膜、眼結膜、虹膜、水晶體,它們就好比相機的鏡頭;眼後部則有許多負責視覺成像的構造:睫狀體、脈絡膜、視網膜、黃斑部,他們就像相機的底片及感光晶片。如果這些部位發生病變,會大幅影響我們的生活。」 至於本次工作坊的要角──色彩,主要由兩個視網膜上的幫手接收,他們是感光細胞,分為「錐狀」與「桿狀」兩種,桿狀細胞活躍於夜晚亮度低時,錐狀則相反。瞭解感光細胞的重要性在於:讓學員知道如何保護他們。葉柏廷建議道:「不要長時間以及在暗處使用3C產品。」因為藍光很容易傷害脆弱的錐狀細胞。 眼球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