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彩色智齡×視覺設計趣
2012/10/20 & 27


【經驗移轉】老師也瘋狂

這場次的T型人才工作坊是第一次將跨領域教學模式作經驗移轉,全權讓聯盟學校獨立規劃課程內容、安排活動細節與流程,中心學校只從旁參與問題諮詢、觀察與記錄。
因T型人才工作坊是超濃縮、講時效、需高度積極參與、並發表具體成果的課程;因此課程內容設計必須提煉再提煉到留下最精華部分,並轉化成通俗的講法,讓不同領域學生能夠吸收理解;課程活動設計,要能讓每位學員「全程」專注地投入、積極參與!整個過程節奏非常緊湊、預備的工作也相當繁瑣,但不見老師與助教們的疲憊,眼神都在發亮,幾乎可用「極度興奮」來形容!


撰文/
陳淑英    
【引言】為高齡化社會打造美麗色彩

【經驗移轉】老師也瘋狂

【單元課程一】老人視覺問題面面觀

【單元課程二】色彩傳播與體驗

【單元課程三】好設計,從了解「人」開始

【學生成果】給生活好顏色

【我有話要說】學生心得

【助教有話說】工作坊的靈魂人物

【課程勉勵】每個人都是跨領域教學種子    

團結力量大

智齡聯盟已有分支。課程一開始,世新資管系許素華副教授即介紹他們是「世新智齡聯盟」。這個單一學校的跨領域聯盟包括資管系、廣電系,並有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系作支援。
世新大學T型人才課程設計主要由資管系領軍,投入教師包括陳育亮系主任、羅梅君教授、許素華副教授、林金玲副教授、胡碩誠助理教授,還有廣電系李佳玲副教授;而作品的印刷與評審,則請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系的郝宗瑜系主任與系上老師來支援,充分展現傳播學院的特色。
世新智齡團隊非常有組織,若以電影工作團隊的分工來比喻,陳育亮系主任像電影製片,將人力(教師群)與資源(智齡聯盟)結合起來;許素華老師像導演,全場調度、安排職責與掌握進度;羅梅君和李佳玲老師像演員,負責上場授課!胡碩誠老師像場務佈置,全力為T型人才工作坊預備最佳的上課環境。

特色定位

當世新團隊三、四月份接獲通知將在十月承辦T型人才工作坊時,教師群即展開群議,陳育亮說:「我們反覆討論,一直在思考如何呈現我們學校的特色,並且跟智齡聯盟的理念結合在一起。」討論過程,每位老師的專長都被拿來討論一番。
最後決定先將色彩領域端出檯面。負責執教的羅梅君說:「世新大學在色彩管理領域已著墨一段時間,正好藉此機會,讓大家知道有群對色彩管理與知識深耕的族群在這裡。」負責統籌課程的許素華也說:「因我們資管系的主題,在《智慧人生Ï科技新體驗》T型人才已做過了,而我們學校有色彩的專業,它很重要,在各個不同領域都能用到;我們學校既是傳播學院,主任就邀請廣電系的李佳玲老師來教TAP、ACE模式。」

情報收集與運用

《彩色智齡×視覺設計趣》工作坊打從報到一開始即運作得有條不紊;助教們在崗位上嫻熟的招呼著,邊等待陸續報到的組員,讓一開始的場面,沖淡些許陌生的尷尬氣氛;兩整天的聽講與實作時間掌握得恰到好處,完全按照流程進行;每個學員各司各職、有商有量,全力投入,鮮少看到不知所措的旁觀者。看來,儼然是訓練有素的團隊。
羅梅君說:「這真的要感謝素華的管理組織能力,因有她在後面一直push、push、 push(大笑)。剛開始,我也沒那麼積極,但素華一直鞭策大家,我們就慢慢組織起來,而且每週五一定都要開會,有時候不只開一次會。」
許素華補充說:「我們為什麼要開這麼多會?因在找工作坊的特色。每個老師輪流參加臺大T型人才工作坊,目的就是要了解這套創新的教學方法,是如何把專業濃縮到最精華、易懂,讓同學能在兩個禮拜內就呈現出成果來,所以不僅老師輪流去當評審,同學們也輪流去上課(收集情報)!他們參加工作坊以後,感受助教怎樣帶他們,才知道要如何扮演助教角色。」
在前幾期工作坊中,他們觀察到有些學員融不進討論或實作部分,李佳玲說:「我們觀察到實作部分只有一兩個人操作電腦,其他人手邊沒做事可做,一個團隊那麼多人,註定有些人會被晾在一邊,所以我們在課程設計上特別注意,要有足夠樣版讓學員可即時上手。提供的作業,不全是電腦作業,有些也讓他們動手做,這樣就不會覺得無聊,參與度會較高。」因此,李佳玲在教學設計上巧心安排讓每位組員都有任務需完成,這些事雖然獨立作業、但又須互相討論;比如,有些人負責做模型、有些人設計海報、有些人得完成成果簡報,在分秒必爭的時限下,每個人都聚精會神得投入,沒一人放空!
由於T型人才工作坊的時間相當緊湊,組員才認識一天,下週就得呈現成果,因此週間是否能積極聯繫、討論,考驗着整組的默契能否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來。為了凝聚組員,李佳玲特別要求:「每組都要在facebook上成立粉絲團,每個人都加入連結後才可以回家。」這作法彌補了前幾期有學員反應,相處時間太短,討論不深刻的問題。

模擬演練

世新智齡聯盟派老師、學生分批來觀摩T型人才工作坊的運作模式,回到學校之後便討論、商量世新工作坊該如何進行。他們的預備過程相當仔細,包括進行一場真槍實彈的「模擬演練」!
許素華說:「因這是創新的體驗教學法,它麻煩的地方是很容易發散,不曉得體驗部分需耗時多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模擬演練,實地感受體驗需要花多少時間?」他們不是做做樣子、點到為止而已,而是實際找來兩組同學進行整天的模擬,不僅做出成果、也順便訓練助教。在模擬過程中,發現教室場地不合適、專業課程還需再精簡,這些經驗,在T型人才正式上場時,得到充分修正的機會。
模擬演練是最後的預備,其前置作業也規劃得相當縝密。許素華說:「我們針對每位助教各自負責的工作,都有詳細的流程圖。助教也有分組,一部分配合李佳玲老師、一部分配合羅梅君老師;兩位老師需要用的文具、教材,都必須寫清楚。」每個階段一步步按表操課,讓這趟全新的跨領域教學嘗試變得很扎實。

敦促有方

世新智齡聯盟對許素華在整體運作的督促角色上給予極大肯定。雖然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感受到壓力,但羅梅君說:「如果沒有她這樣一直push,真的會散掉!」這次世新團隊的助教發揮發極大的影響力,每個助教都是訓練有素的TA,在他們的協助下,讓每組的討論與實作,都進行得十分順利。但這幾位優秀的助教是如何培養起來的?胡碩誠開玩笑說:「如果哪個學校想辦T型人才,可以來請教許素華老師,怎樣讓同學接到你的電話時,手會發抖(大笑)。」許素華笑着說:「我如果打電話找不到同學,就打給他們老師。」羅梅君接著說:「我學生一定會接我電話,然後我就把他們臭罵一頓(怎麼可以不接許素華老師的電話)」。許素華認真嚴謹的執行每個細節,也訓練助教們馬虎不得,正確的態度一旦建立起來,技巧都不是難事。

跨領域合作的收獲

所有老師們在課程結束後興奮地討論,也互相肯定對方的重要。即使沒有直接參與課程的林金玲老師,也在團隊中發揮智囊的角色,幫助發散的討論,重新抓回焦點;而胡碩誠老師在場地預備上,與學生一起忙到深夜一點多,每個人都盡力、盡責,在彼此感恩之餘,陳育亮系主任說:「臺大在整個智齡聯盟裡,是個很好的表率,因為不是在凸顯臺大所做的,而將重點放在跨領域的教學創新,這都是過去沒有嘗試過的,讓我很佩服中心學校有這番高瞻遠矚,並且鼓勵、帶領聯盟學校一起努力,我覺得滿棒的,希望這樣的創新教學模式可以持續下去!」
 
图片
陳育亮系主任像電影製片,將人力(教師群)與資源(智齡聯盟)結合起來。
图片
許素華老師像導演,全場調度、安排職責與掌握進度;羅梅君和李佳玲老師像演員,負責上場授課!
图片
負責執教的羅梅君說:「世新大學在色彩管理領域已著墨一段時間,正好藉此機會,讓大家知道有群對色彩管理與知識深耕的族群在這裡。」
图片
胡碩誠老師在場地預備上,與學生一起忙到深夜一點多,每個人都盡力、盡責。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