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健康食代×情感瘋設計
2012/11/24&12/01


【引言】當工業設計遇上營養保健

【單元課程一】 健康之計在於「吃」

【單元課程二】你今天笑過了嗎?愉悅設計二三事

【單元課程三】灰姑娘的神仙教母:劇本式設計

【老師有話說】營養保健遇上工業設計的佈局

【助教有話說】設計新體驗:跨領域合作的力量

【學生成果】實在努力,讓高齡「食」在健康

【學生心得】我有話要說

【單元課程三】灰姑娘的神仙教母:劇本式設計

口述/王明旭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講師
撰文/林祖祺


禮服與玻璃鞋:正確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什麼是設計?」課堂的一開始,王明旭便問道。「設計,就是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句話的重點在於「正確」這兩個字上。「如果你的方向不正確,那麼無論設計得多花俏,都不會是個好設計。」比如像灰姑娘的神仙教母,若是幫她設計了一套舒適而樸素的套裝,又怎麼能讓灰姑娘在舞會中引人注目?「對準焦點,就是設計的關鍵。」王明旭說。只要有創意、有想法,每個人都可以是設計師。「設計是一種生活、一種體驗。」王明旭說。然而,要達到「正確」的設計,就必須花費一些心思了。
「每個設計都是一段故事。」王明旭說。我們必須了解故事的主角是誰,才能設計出貼近人心的產品。「如果定義不清楚,設計就會模糊,會不明白自己了解的是什麼。」我們要很明確的知道他們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以本次工作坊為例,這次的設計對象「高齡代謝症候群患者的飲食控制設計」,那麼,他們就是本次故事的主角。
確認主角之後,下一步就要弄清楚主角是否具有購買力?若沒有的話,那麼購買力是在誰身上?換言之,是單純的使用者,或者身兼消費者?以灰姑娘的例子來看,她顯然是單純的「使用者」,給她禮服和玻璃鞋的神仙教母,才是那個掏錢(或法力)來獲得這些事物的「消費者」。有些產品,消費者本身就是使用者,例如手機;但有些則否,比如像「健達出奇蛋」。一般來說,家長是購買它的人,是消費者,而吃的人(使用它的人)則是小孩。那麼,為何家長願意購買此產品給小孩吃呢?小孩又為何願意吃呢?家長願意買,是因為有高含量的牛奶;小孩喜歡,是因為有巧克力和玩具。「同時滿足了兩方的考量與需求,所以這項產品受歡迎。」王明旭說。而類似健達出奇蛋的例子還有很多更複雜的情況,比如說輪椅這項產品。一般而言,購買輪椅的消費者多半是子女,使用者是父母和看護。但若實際的操作,則會發現其實計程車司機也常常用到。因此,若能設計一款既舒適又便利折疊的輪椅,那麼它的評價,必然要比只重舒適的款式要來的好。是故,在設計產品時,要盡可能的把潛在使用者都考慮進來。如此,越可能設計出好的產品。

王子的生日宴會:情境式設計之「劇本引導法」

設計的背後不一定要有故事,但往往,有故事的設計,會是創新的開始。那麼,故事要怎麼編寫呢?「通常我們會用劇本引導法,或者稱作情境故事法的方式。」王明旭說。「也就是假想一個對象,說明他是誰?他的身心狀況如何?他的生活、行為與飲食型態為何?大家要盡量去思考和發展。」有了主角之後,就可以將主角(使用者)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及需求發掘出來,進而針對這些問題發揮創意,找出解決方法,並利用設計方式,將情感面一同帶進去,成為一件概念完整又有故事性的產品。其目的是將使用者的個性、事件、產品與環境之間的連結,透過想像,描繪未來使用情境,進而探討產品構想與設計主題。重點在於透過假想使用者的個性與生活模式,找出切入核心的關鍵問題,並用設計手法解決問題。
回到灰姑娘的例子,主角是飽受欺凌的前富家小姐,所以她其實具有貴族舞會的相關知識,也曾慣於穿著華麗衣裝。是以,神仙教母並不須從頭開始教她儀態禮節,而只要專心地配合「王子舞會」的情境,找出最能襯托灰姑娘氣質的整體服裝設計,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何謂「最能襯托灰姑娘氣質的服裝設計」?這則牽涉到消費者/使用者本身的認知。是以,使用情境與情感去構思設計,「不單單是考慮使用層面,也涵蓋使用時的感受。因此產品的設計就有了移情作用,能夠刺激使用者的想像力,滿足情感面的需求。」王明旭說。
在我們了解劇本引導法後,就是發揮想像力的時候了,「這個過程要一直挖問題,不要侷限自己,也不要拒絕各種想法,要不斷討論,即便是錯的、瘋狂的,都要講出來。設計沒有老師,只有學習與經驗的分享,每個人可以把你知道的、過去的經驗,拿出來做分享。」王明旭要同學們打造一個虛擬情境,把靈感轉成應用概念、互動概念、產品模擬等具體形象,最後再透過劇本,將設計概念轉換成更成熟具體的產品規格、產品型錄以及行銷策略。

舞會幕後:設計打開你的想像力

以往傳統的設計模式是系統化加工,直接想問題然後提出解決方法,僅僅考慮物與物之間的關係,以功能性做連結,而且多以設計者和生產者的想法為考量,忽略了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對產品認知不同所造成的差異;現在的趨勢則是將使用者擺到前端,從需求的角度去思考。
「這個方法是在設計的初期,在沒有預設產品的狀況下,去想像未來的使用情境,做出過去沒有的產品。也就是說,這次設計的目的,是創新,而非改良。」他期許同學在這次的工作坊中,能夠創造出四個現在沒有的產品,以使用者為導向,透過情境的方式去構思產品的美學造型,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人與產品間的互動關係,越簡單就越難做,我們要避免單一思考,否則會侷限設計的想像空間。」王明旭繼續說,「我們能透過視覺化和實際體驗的方式,從使用者的使用情境出發,挖掘產品的構想。」即使同學們沒有設計的經驗,也不該把視覺化當作設計的障礙,它反而是一個將創意與想法推展開來的過程,也是創新設計中重要的一環。
由這個想法出發,本次工作坊的討論與執行共分為「分析目標使用者」、「描述模擬目標使用者」、「設計發想與草模情境模擬影片製作」等三階段。在分組後,每組須編寫一段劇本,內容須包含針對自己故事主角所發想出的創新設計,同時這個劇本也必須拍成影片。此外,設計出來的產品也製成實品模型。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讓同學體驗從無到有的設計過程。
「設計不會一開始就成功,我們必須把設計拿去問真實使用對象才會知道我們想的對不對、有沒有缺了什麼?這就是所謂的驗證。」因為設計師在設計時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很容易落入主觀偏好,而看不見該設計的缺點,是以需要透過訪談與試驗,來達到一個平衡。
每個設計都像一段精彩的故事,設計者必須了解故事的主角,才能設計出貼近人心的產品。藉由「劇本引導法」,設計者能夠看見主角們的問題以及需求,同時學習如何正確解決問題,並且讓設計更為創新。這樣的思考,不僅是一種設計方法而已,它更可以是解決問題的優良方法!

 

图片
「設計,就是"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你的方向不正確,那麼無論設計得多花俏,都不會是個好設計。
图片
本次工作坊的討論與執行共分為「分析目標使用者」、「描述模擬目標使用者」、「設計發想與草模情境模擬影片製作」等三階段。
图片
藉由「劇本引導法」,設計者能夠看見主角們的問題以及需求,同時學習如何正確解決問題,並且讓設計更為創新。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