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智齡血壓照護×貼心電資科技
2014/11/08&15


【成果發表】「資料」去哪裡?──遠距照護與血壓的交會

血壓是最簡易測量的健康指標,放入遠距照護系統已行之有年。然而,儀器進步配套服務也需要跟著進步。那麼,哪些是能夠著手的地方?這一次工作坊,講師希望學員思考如何完善以血壓測量為主的遠距照護體系。從發現問題,到尋求設計機會點,學員掌握的解題關鍵是什麼?

評審老師/張忠誠 臺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王雪娥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護理系副教授
     李秀卿 百略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案副理
     黃仲甫 百略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
     孫秉良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資訊多媒體應用系副教授

整理/林智偉
審稿編修/王品涵

【前言】智齡血壓照護×貼心電資科技

【整體報導】掌上智慧:電機醫護的聯手追蹤

【成果發表】「資料」去哪裡?──遠距照護與血壓的交會

【教師訪談】跨領域教學的Why與How

【學員心得】怎麼讓人持續每天量血壓  


第一組:雲端飲食血壓照護

發現問題
血壓固然是幫助我們知道身體狀況的指標。但在知道之後,我們真的會好好愛惜自己嗎?第一組訪問三位五十多歲的使用者之後發現,其實定時記錄血壓並不成問題。然而,即便看到了數據,許多年長者仍不嘗試調整飲食生活習慣。

解決問題
這組引用馬克‧吐溫的名言說明設計概念:「保持健康的唯一辦法是:吃你所不願吃的東西,喝你所不愛喝的飲料,做你所不想做的事情。」任何東西過量就是不好!所以有友善量測血壓的儀器/客製化飲食設計的結合方案。
儀器:從血壓計著手,用指紋辨識年長者身分,儀器上有兩按鈕:記錄長者飲食之錄音鈕/量測血壓的長按鈕(怕年長者發生危險,感應不到壓力就終止量測),且有語音提示長者測量步驟。
服務方案:儀器背後有個處理資料的醫療團隊。除了基本的意外緊急救護,平日則根據老人的飲食報告以及血壓紀錄,量身打造餐點補充營養素。例如在十點測量血壓,十二點即會送來由中央廚房特製的餐點。


評審講評
方案雖然完善卻難以執行,可能要再評估人力、成本,適合運作的規模。想想看,十點量測血壓十二點就要吃午飯,從量測→設計菜單→送餐點要花多久時間?更別提整個團隊需要的人工。不看服務方案的話,儀器本身的設計的確相當貼心,長按鈕跟整條式的脈壓帶的確可以讓長者輕鬆操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組:智慧手環與醫護服務

發現問題
為了瞭解年長者對現行電子血壓計的觀感,第二組訪問的使用者鎖定在偏鄉地區,且具有自主能力的獨居老人。根據住在基隆山區80歲陳阿嬤的說法,學員發現到,其實年長者未必了解血壓數據的意義。該如何改善這樣的情形?

解決問題
直接的儀器改良可以解決陳阿嬤的問題。然而第二組更發現到,從政府制度到社區關懷的全面配合,才是真正解決年長者照護問題的治本之道。
儀器:結合遠距照護功能的智慧手錶,功能跟介面設計採取年長者親善的作法,例如大按鍵、圖解操作功能、語音提示;功能則具備血壓、體脂測量及GPS定位。外型訴求簡約美感、堅固耐用。
服務方案:分為遠端跟近端。近端上,從跟老人有所接觸的社區開始,由志工定期督促老人使用、定期舉辦聚會;遠端則有個案管理小組,由醫療團隊分析血壓資訊,用雲端儲存長期資料等等。
制度改善:希望健保給付能改為按次計算,只給付一定的門診次數,避免醫療資源浪費,減少成本支出。若是慢性病需要,則以個案管理的方式處理。

評審講評
儀器本身的想法並不特別。而且要注意到的是,雖然穿戴式設備近幾年來蔚為風潮,但血壓量測的技術與設備結合仍有難度。而服務方案上,注意到結合現有社區資源很不錯,但擁有完善社區資源的住所,年長者的問題還需要擔心嗎?這點可以再思考。


图片
图片

 

第三組:雲端血壓照護

發現問題
究竟年長者怎麼看待量測血壓?第三組想瞭解年長者對於量測本身的看法訪問了75歲的張奶奶。張奶奶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用藥複雜,但是血壓量測卻是偶爾去醫院有設備才做。該如何解決時間地點的限制呢?

解決問題
這是個由三項產品結合而成的照護方案。透過多功能智慧型手錶、電視機上盒、各式生理測量器,讓年長者即便單獨在家也能進行健康管理之外,透過雲端應用能讓醫護小組分析數據,也能透過設備跟親朋好友聯繫。
產品聯繫機制:以手錶為中心。透過NFC感應機制辨識使用者,可以聯繫電視機上盒(結合視訊)以及量測設備,量測血壓後透過機上盒呈現圖表;再透過網路與手機APP或視訊,家中成員可以了解年長者狀況,此外雲端系統則能將生理資料上傳到健康管理組進行數據分析。近端服務的情況則要結合社區衛生所之護理師、醫師、公司顧問做定期訪視。

評審講評
雖然你們有列出產品價格,但很多周邊資源的成本也是要列入考慮的。整個產品環環相扣的規劃很不錯,但這也同時表明必須跟電信業者、開發設備的技術人員做整體的合作,工程會變得很浩大。而最後如你們所說,這麼多需要應用的東西,年長者能輕易學會嗎?


 

第四組:雲端照護與按摩健診椅

發現問題
為瞭解老人普遍的照護情形,第四組訪談獨居、與家人同住、居住邊陲地區三種不同性質的長者。歸納發現,長者多有錯綜複雜的慢性病與併發症,除了健康因素也有緊急狀況發生的可能,在家中的照護無法全天顧及的狀況下該怎麼辦?

如何解決
第四組將各種量測數值的儀器、定位等功能,與按摩椅結合,再搭配與醫護系統的聯繫,將平時的健康管理與緊急救護都納入處理。結合按摩椅的主因是,這台機器年長者肯定愛用!
量測方面:耳部量測耳溫、兩手臂測血壓、血糖、椅墊量測體重、腿部量骨質密度,這些都將上傳到雲端系統做持續的分析與追蹤。雲端資料庫的結構,以機器代碼、住址區分使用者,輸入血壓、血糖等生理資訊。
另外,按摩椅本身有視訊與定位等功能,視訊方面希望讓不便出門看診的長者能直接在家讓醫師進行問診,GPS定位則是在發生緊急狀況時,能讓救護人員快速趕到。

評審講評
這想法相當不錯!不過這的確造價不斐。你們提到的侵入性量測工具,例如血糖計要扎針、耳溫計要塞耳可能會造成感染,這觀察很仔細。其實往下想會發現,這些量測不是太舒服的,按摩椅必須要按得夠好才能跟量測時身心上的感受不是抵銷。另外也可以想想,這樣一部機器再考量成本問題,適合應用在哪些場所?


 

第五組:血壓照護APP

發現問題
第五組直接鎖定高血壓的問題。儘管我們約略了解高血壓的症狀,卻往往對病人的應對、生活習慣、心理層面,病狀的進程、輕重、解決優先次序不了解。於是,第五組再訪問病患王美鳳女士之後,發現有頭痛症狀、忘記吃藥、沒有每天量血壓等問題。

解決問題
推出照護專用機,特色為年長者友善的介面,字體清晰、按鈕佈滿排列在螢幕上,可點選常用功能。專屬APP的功能包含血壓紀錄(以雲端儲存)、高血壓服藥與量測提醒、異常警報系統、每日飲食小提醒四個部分。
血壓計與手機連接後,測量資料會先暫存於手機中,於每次連上網時將最新資訊送到雲端。若發現太久未更新或者血壓紀錄有異常狀況,將由專員致電關心。至於平日,專員也會固定關心使用者。當累積到一定量測次數時,可參加抽獎,獎品是一般五金、日常生活用品等等。

評審講評
友善介面的概念現在市面上手機已經有了。至於專屬APP背後的設計,仍然必須考量成本問題,結合整套的專員服務費用不小。參加抽獎這個想法只是一個小辦法,雖然有誘因,但應提出更高層次的解決方式。

 

第六組:指紋辨識血壓計

發現問題
高齡長者如果自主行動不方便,跟醫療資源的聯繫也就薄弱。第六組訪問了八十多歲的王爺爺發現,獨居老人較難自行操作設備、也連帶地常常忘記或不願意量血壓。

解決問題
從簡化量測著手!將血壓計結合指紋辨識功能,且為一鍵操作,讓獨居老人也能輕鬆使用。且指紋辨識技術,可以避免年長者忘記複雜的登入手續,如忘記帳號密碼、使用者ID、如何連線等等。
量測資料於測後直接上傳到雲端儲存,每月寄發給使用者血壓資訊幫助其做健康管理。另外,指紋辨識也可以防止有心人士利用。近端服務部分,社福人員與家屬配合,關心年長者量測狀況。

評審講評

很好的把現行資料登錄的優缺點抓出來,指紋辨識這個方案也非常可行。不過如你們所說,這樣的設備非常昂貴,而正好你們設定的使用者又是偏遠地區、無自主能力的獨居老人,可能得考量使用者與親友的關係是否良好、設備本身的負擔是否過重。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