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友善空間×智齡樂行
2015/01/16&17&19


【前言】友善空間×智齡樂行

【整體報導】高齡友善候車空間設計

【成果發表】打造貼心候車亭

【學員訪談】跨領域學習樂趣

【助教訪談】做好溝通橋梁的角色

【教師訪談】在創意實驗場中交會

【前言】友善空間×智齡樂行

撰文/陳淑英
智齡聯盟最後一場T型人才工作坊將在〈友善空間×智齡樂行〉裡劃下精彩句點。這場工作坊的主題,從過去注重身體、心理、精神層面的需求,到設身處地考量到行得安全、等得放心、坐得舒適的大眾運輸服務。學員們在臺灣大學心理系張玉玲助理教授和臺灣大學城鄉所賴仕堯助理教授的帶領下,先了解長者在等公車、上公車、坐公車時的經驗感受,再從不足中,尋找需要改善的空間;而空間的規劃,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一個方位的考量,都會影響車輛、行人、自行車的行進動線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因此,城鄉所講師帶來交通法規的要求、參照國外成功案例,作為學員創意發想的素材,並將創意構想做出候車亭的具體模型,讓學員從實體中,再做討論修改!
超高齡社會已經迫近,公共空間、交通設施、各種服務模式也需提早做準備!透過這次工作坊的摸索與學習,是個起點,期待能培養更多學員未來在行進之間,也常將長者的感受放在心裡,並思考如何運用自身的專業來改進生活環境,讓長輩能行得安全、出入能更安心!
图片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