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部落探索×在地設計
2013/02/23-24 & 03/09-10


【社區期待】T型人才工作坊與社區營造

畢業於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的陳芃伶是金岳社區發展協會的幕後推手,金岳社區因著他以及在地青年、居民的努力,使部落歷史文化被保存下來。這個過程源自她碩一那年,因學校課程的要求,選擇回到部落實習。在實習過程中,體認到自己泰雅族的身份,有了「根」的感覺。因此,芃伶跟同學以金岳部落營造為題,申請了青輔會的計畫,設計內容包括邀請部落耆老來談歷史敘事,設計活動,建立部落地圖等等,藉由耆老喚回對舊部落的記憶,也將過去的部落地圖、文化習俗重新尋回、整理;因著這個計畫,也喚起部落青年對部落的認同感。目前社區發展協會的活動參與者多以老年人為主。

口述/陳芃伶 金岳社區發展協會營造員
撰文/張育真

【課程報導】 部落的啟示~從參與到設計

【參與式設計】正確解決問題了嗎?

【學生成果】打造符合在地需求的服務模式

【學習心得】跨出去就有成長

【教學心得】全世界最好的孩子

【社區期待】T型人才工作坊與社區營造


部落願景

協會一開始雖然靠著申請政府補助起家,但陳芃伶認為,協會不能再只倚賴政府,而是必須找到屬於部落的營運模式。目前,他們規劃推廣部落的織布文化,但因為傳統工藝成本高,在商品化過程中仍有許多現實情況必須考量。另外,金岳部落也在推動觀光產業,但會以「文化體驗」的方式進行,而非一般旅行團走馬看花行程,希望能讓遊客有深刻體驗、了解部落習俗、工藝及美食。陳芃伶相信,若能幫助金岳部落找到對的產業方向,除了能夠增加更多工作機會之外,也能增加居民對於自身的信心。

T型工作坊為部落帶來什麼?

T型人才工作坊的課程,每次都為金岳部落的社區營造帶進新概念,幫助協會了解什麼是設計、如何設計;而協會也提供場域,讓T型人才工作坊有實地觀察體驗的機會。協會和工作坊之間,是種「相互學習」的關係。但如何將T型人才工作坊發展出來、不錯的想法和成果,納入協會未來的業務規劃,落實的部分還有段差距。但學生們以外來者的身分,察覺本地人習以為常的問題,這樣的合作也為部落注入更多的創意。
陳芃伶建議,T型人才工作坊的產出也可以結合學校的服務學習和社團,為社區的衛生狀況盡一份心力。另外,也許能夠將部落目前已有的大量文字記錄,轉換成更吸引人的動畫及繪本,除了能夠讓部落內的年輕人藉由輕鬆的多媒體產品了解部落文化及歷史外,也能讓外人更了解金岳部落。

图片
陳芃伶相信,若能幫助金岳部落找到對的產業方向,除了能夠增加更多工作機會外,也能增加居民自身的信心。
图片
協會和工作坊之間,是種「相互學習」的關係。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