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飲食歷史×嘴上功夫
2014/03/15&22&23


【設計思考方法】找到正確的設計思考方向了嗎?

為了讓學員及早進入狀況,王明旭將設計思考流程分為十大簡易的步驟,分項說明。再者,他提醒學員要善用口述歷史訪談,鎖定自己飲食設計的「目標使用者」,並架構起長者的飲食習慣圖像。最後,再依據挖掘到的核心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打造新時代的高齡飲食文化
口述/王明旭講師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 
撰文/董則靈    
【前言】腦筋轉個彎,吃得更香!

【整體報導】我的飲食歷史,有資格成為設計的靈感與養分嗎?
    
【設計思考方法】找到正確的設計思考方向了嗎?

【教師訪談】超乎想像的新挑戰    

【助教訪談】學習他人,精進自己

【芬蘭學生訪談】臺上臺下打成一片的學習初體驗

【特別篇】口譯人員甘苦談    


【成果發表】設計分享,學習成長   


設計思考十步驟

王明旭一開場就問學員「做對的事」與「把事情做對」哪個更貼近T型人才工作坊的宗旨?他認為,設計就是在培養「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開始一項設計之前,就必須先思考「什麼是對的」再全力以赴「做對的事」!為了讓學員們更快掌握設計思考的要訣,他列舉了十大步驟:
一、挖掘一個議題(Find out a topic)
二、探索一個值得的議題(Explore the topic)
三、提出發現的問題(Problems discovered)
四、思考問題的成因(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五、提出可能的解決方式(Possible solutions)
六、篩選最適當的解決方案(Filter the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七、展開解決方案(Develop the solution)
八、定義解決方案細節(Define the details for the solution)
九、驗證解決方案(Validate the solution)
十、最佳解決方案(Best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王明旭提醒學員,第一階段的目標就是找到標靶,找到對的設計方向。

飲食歷史為我們畫出藏寶圖——為「誰」設計?

民以食為天,「吃」是維持生命的重要條件,為了讓學員們對飲食「更有感覺」,王明旭特地分享了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的片段,展現中華民族講究而豐富的飲食文化。有趣的是,同場次也有芬蘭Laurea大學的交換學生,芬蘭與臺灣儼然是遠在地球兩端的兩個國家,有極其迥異的文化特色,所以王明旭也即興地邀請芬蘭學生談一談芬蘭特有的美食與飲食習慣,活絡現場交流的氣氛。
緊接著,王明旭回到高齡飲食設計的正題,他提醒學員,每一位長者進入高齡階段後的狀況有百百種,有人健康老化,也有人的飲食情況隨著身體衰弱而惡化。因此,訂定飲食設計的「目標使用者」,劃清議題是非常重要的,而透過口述歷史訪問,可以幫助我們達到目的。例如「高齡者不能吃的食物」、「吃藥與飲食習慣的關係」、「高齡者適當的用餐時間」、「食物的保存」等問答,都能有效地輔助我們更了解特定高齡者的飲食習慣與背景。王明旭說,口述歷史就像一張藏寶圖,我們可以從中由對的方向出發,探索出好的議題,再透過設計思考的過程,產出高齡飲食的創新概念。

打破框架的新高齡飲食文化

確定了目標使用者,並對其飲食習慣有深入了解後,便是要設法鎖定「問題所在」,並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王明旭提醒同學,高齡飲食的問題,不一定是食物的優劣與適合食用與否,更多的可能潛藏在長者的習慣中,例如長者節儉的美德,導致食物早過了保存期限,卻依舊被吃下肚子;或者是為了配合吃藥時間,經常被打亂的正餐頻率。因此,學員們應該跳脫對「飲食問題」的既定印象,儘量以最大的視野去挖掘各式各樣的高齡飲食需求,再設法用跳脫框架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打造新時代的高齡飲食文化。
 
图片
王明旭認為,設計就是在培養「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
图片
王明旭說,口述歷史就像一張藏寶圖,我們可以從中由對的方向出發,探索出好的議題,再透過設計思考的過程,產出高齡飲食的創新概念
图片
王明旭認為學員們應該跳脫對「飲食問題」的既定印象,以最大的視野去挖掘各式各樣的高齡飲食需求,再設法用跳脫框架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打造新時代的高齡飲食文化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