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臺灣社會2025
銀髮事業群需要的人才(產業組)


活動日期
活動地點

組       長

成       員
2014/01/20
臺大土木研究大樓
賴宏誌助理教授 
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賴明妙主任  雙連安養中心 
蔡昕伶國際事務專員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張慶光總經理  樂齡網 
林宗尚經理  元宇實業有限公司 
黃鼎高級顧問  經國創投公司 
胡宥鑫經理、張恩庭經理  中衛發展中心 


 

图片

前言

2025年,距今僅僅十一年,面對超高齡社會各方面的需求,社會未來需要的是「通才」,而現階段對培育通才的教育策略仍不明確。為了尋找未來人才培育方向,智齡聯盟邀請高齡服務業者一起來描繪人才培育的輪廓。
這個單元特把業界的需求與看法作詳實的整理,為讓學界能完整參考業者聲音,最後再做總體結論!
(撰文/王柔蘋  2014.01.20)


【前言】關於智齡微論壇

【活動報導】智齡集思微論壇導覽

【專題論壇】從老人福祉科技到智慧生活產業

【討論方法】設計思考工具~親和圖表法

【腦力激盪】銀髮事業群需要的人才(產業組)

【腦力激盪】學校體制可以怎麼做?(行政教師組)


【腦力激盪】教學創新應該怎麼做(教學教師組)

【附件】銀髮產業需要的人才討論全文

問題一:未來跨領域人才的圖像為何?

同理心:認識老人

  1. 老人靈性生命信念(價值理念):需有實際服務人群的經驗;對生死議題有正面的理解;並修習老人相關課程或對高齡者有研究,能以同理心理解。引導老人回憶紀錄歷史。
  2. 老人心理學:對於老人生、心理有基本概念,並瞭解其歷史文化的基本常識。
  3. 老人生理學:有ICT導入與應用能力;具備基本照護觀念、技巧(生活、疾病、飲食);並對高齡者一般身體機能變化有研究;懂得科技應用、人因工學動力輔助。

溝通情:能與老人溝通互動

  1.  語言(用老人習慣的語言溝通):要認識長輩的歷史、文化、背景,產生同理心;並培養和老人溝通的能力(聽、說)、建立信任關係的能力,且對不同世代文化有涉獵。
  2. 語言(國台客日):能說多種語言的能力
  3. 語言(聽、說、同理心、理解力):具傾聽技巧、尊重他人、正面思考的能力。並且樂在工作、有熱情和溝通的能力。 

研發力:可為老人研發產品與服務

  1. 老人、社區、社群資源整合推廣:有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以及NPO特質+Po概念,並具有公關、行銷能力,善於表達、並作文字陳述。 
  2. 老人休閒、娛樂、運動等體適能專業:有活力老化構想,對服務高齡者有耐心及熱忱,對於活動方案有設計、帶領能力(團體動力、技巧)。 
  3. 老人市場產品服務的認識:能以有限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運用科技解決問題。體察需求的敏感度、整合能力。並具備資通訊服務規劃(創新服務)、有一般輔具的使用常識。在管理階層方面,需有觀察能力、了解消費趨勢、熟悉生活形態、經濟結構、科技趨勢,和財務規劃成本分析。 
  4. 老人產品設計(UI)介面設計:對人因工程或介面設計有研究,並有蒐集資料、分析、整合(研發)能力。能在通用設計、設計管理上提出友善高齡企劃。
图片
图片
图片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