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面對未來超高齡的社會趨勢,從大學角度看,應培養出什麼樣的跨領域人才?腦力激盪的第一階段,先寫出具體行為,也就是,希望學生將來有什麼樣的跨領域行為?比如「參加社團」。接著將相仿的意見彙整,共同討論定義出「行為特質」,再從行為特質中萃取出「行為價值」,勾勒出未來跨領域人才圖像。
智齡聯盟在為教師分組時,特別將在學校有擔任行政管理職與純粹從事教職的老師區分成兩組,藉此觀察同樣代表學校的兩組,激盪出的火花有何不同!在經過90分鐘的發散與收斂之後,兩組得到的跨領域人才圖像與人培的概念如下:(撰文/陳淑英 2014.01.20) |
議題一、未來跨領域人才的圖像為何?
肩負行政職的教師組,認為未來跨領域人才圖像,需具有「知識基礎和思考能力」、具備適合的「人格特質和溝通能力」以及有未來寬廣的「視野與行動力」。
知識基礎和思考能力
人格特質和溝通能力
視野與行動
議題二、學校應如何培育未來跨領域人才?
行政組的教師們認為,要培育未來跨領域人才,學校必須調整體制,改變入學方式與科系分類,讓「組織再造」、並融入設計思考、實作訓練和多元的「教學方式」,並突破傳統單一領域的「課程設計」。
組織再造
教師教學
課程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