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部落生活進階班
2012/08/20-21 & 09/03-04


【目標任務】琢磨與創新的學習之旅   

                                        
撰稿/
王品涵    
【引言】

【部落巡禮】金岳部落,話說從頭

【檢視既有成果】新闢山路或沿路而行?

【目標任務】琢磨與創新的學習之旅     

【尋找創意焦點】訪談實況紀實

【學員成果】

【我有話要說】學員心得

邁向未知的學習之旅

工作坊一開始,蔡篤堅首先幽默的表示:「各位同學,你們不是實驗用的白老鼠,因為科學家都會設定好白老鼠的死亡方式,但我們今天沒有這個東西。你們比白老鼠還要哀傷一點噢。」接著,蔡篤堅請同學先講述一下在前一堂課的心得,以及本次工作坊希望達成的目標。同學們多認為,繼續參與營隊,是希望能夠再接續、深化上一次的討論,以能真正實行計畫、幫到部落為目標。這次進階班除了學員之外,還有幾位嘉賓,分別是由北京大學醫院前來的李潔醫師,與交大建築研究所的侯君昊教授。這不一樣的陣容,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著實令人期待!

要往何處去?部落的未來規劃

剛開始,蔡篤堅請同學們分享上次工作坊結束後的心得,以及對此次工作坊的期望。中華大學的同學表示,希望這次能夠繼續深化上次的討論、帶給部落更有建設性的討論成果。臺北醫學大學的同學,則希望能汲取上次工作坊結束時,教授們給的建議,在本次工作坊中予以改進。對於同學的心得分享,蔡篤堅表示,這些想法都與金岳部落的未來規劃有關。遂藉此機會,與同學分享往後金岳部落的未來規劃。
金岳部落擁有「莎韻之鐘」的故事與好山好水,期望未來能深化觀光產業的經營,以便發展深度旅遊。由於金岳部落是台北醫學大學長期耕耘的在地老化生活實體實驗室,中興保全透過北醫與社區發展協會引薦,為十位老人設置老人遠距照護系統。蔡篤堅期許未來,本地將成為專業的老人照護示範據點,成為結合老人照護與智慧生活的雙重平台。

我們可以做什麼?

蔡篤堅指出,同學們在上次課程結尾所提出的報告,都是相當好的觀察。是以,本次工作坊的重點,即在將上次所觀察與預想到的小系統,與整體智慧生活、老人照護環境的大系統配合起來,作一統整與運用。蔡篤堅表示,老人照護在過往是勞力密集的產業,本次工作坊,即意在扭轉此一面向,而將之改造為社區互助,乃至於成為內需產業的一環。「除了國家由上而下的醫療體系外,我們還有一個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透過家庭、社區與醫療體系的結合,形成一個能讓老者有尊嚴、能安心的在地老化理想社區。蔡篤堅舉丹麥為例,該國希望長者在過世前兩星期都還能享有某種程度的社交生活,而這也是本次計畫所預定努力的目標。
根據上一次的觀察,金岳部落的長者們多少已經做到「自給自足、不假外求」的目標。然而,如同蔡篤堅所指出的,部落長者多半有慢性病的困擾。希望藉由簡單的科技應用,降低部落長者在這方面的困擾,從而提升社區內互助之效率,使此一「不假外求」更為具體,便是本次課程的一大目標。
要達到此一目標,具體來說,即是架設平台,引入科技產品,例如家庭內設置的通訊器材,就能成為協助社區健康營造之一環。另外,在醫療協助方面,則由鄰近的羅東聖母醫院提供協助,支援附近的衛生所與診所,形成一完整的區域醫療網與串流,並提供健康照護評估。有了這樣的一個外圍輔助,平台於是在基本的生理量測之外,另外囊括了居家訪視、視訊、復健功能的強化、藥事服務與緊急呼叫等功能。蔡篤堅說,是以,上次同學們設計的模組,包含居家照護、遠距照護與社區關懷等,結合了通訊科技與醫療照護,已經做的很好,可以添加到此一平台上,讓平台更具有多樣性的功能,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個人化網路管理平台。此平台由於可整合社區個人的資料,可使醫療體系針對此社區作一社區化的醫療照護。搭配由國家認證的照護服務員體系,使整個互助系統更為完善的同時,也能開拓社區內部就業的市場。

文化整合與互動參與

除了醫療與科技的整合外,蔡篤堅也談到部落文化的議題。現代科技要做出什麼樣的變革,才不會破壞固有的部落文化?現代科技可以如何幫助社區營造,乃至於保存文化?文化議題,乍看之下與科學技術互不相干,但內在實有相當強大的連結。究其因,在於文化即為群體固有之生活方式,而新科技的進入,則勢必對既有的生活方式造成衝擊與改變。如何讓衝擊減到最低、讓改變往對部落文化有益的方向邁進?就是本次工作坊的另一大目標:希望同學們將本地獨特的文化環境與系統作一結合,設計出一理想之營運模式。據此,口述歷史的重要性將會大幅提升,這也是本次進階班希望同學能夠精進研析之處。
除了藉由口述歷史,讓部落的文化更為大眾所知悉外,蔡篤堅另外提出了「生活資料庫」的構想。此一設置,是在社區已有的文化資產與環境資料的基礎上建置的。它不僅包括了金岳部落這一個社區,也包括了與之鄰近,具有地緣關係或經濟文化合作的其他社區。
無論是健康照護、文化建制與地區聯盟,最不可或缺的,其實是參與者本身的主動參與。蔡篤堅再次強調,我們不能忘記最核心的目標,是以分享的方式,讓家庭成員可以自助助人。而健康照護、文化維護與地區聯盟等建制,是為了讓老人回復到一個自然的、完整的生活方式。

图片
透過家庭、社區與醫療體系的結合,形成一個能讓老者有尊嚴、能安心的在地老化理想社區
图片
除了藉由口述歷史,讓部落的文化更為大眾所知悉外,蔡篤堅另外提出了「生活資料庫」的構想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