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生活進階班
2012/08/20-21 & 09/03-04
【部落巡禮】金岳部落,話說從頭
2011年8月10日,台新金控林克孝總經理墜崖身故的消息震驚社會,各大媒體無不強力放送。一個正值盛年殞故的金融人才,倒栽於他所鍾愛的那片山林,令人不勝唏噓。民眾無不好奇,是哪座山、哪個部落讓林克孝深深著迷?事件背後,再度把塵封已久「莎韻之鐘」的故事重新搬出來,這個單純的少女失足落水事件,曾被渲染成愛國事件、又被電影包裝成愛情故事,在日據時代曾在媒體喧嚷一時。
金岳部落火紅事件不僅如此,這個遠在世俗外的泰雅部落似乎不甘寂靜,部落裡的林慶台牧師因飾演《賽德克.巴萊》裡的抗日英雄莫那魯道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而金岳子弟執導拍攝的《不一樣的月光》電影再次把金岳沙韻之鐘的故事與風貌呈現在大眾面前。讓這個南澳最小、住民才兩三百人的金岳部落,一再再成為傳奇焦點。 撰稿/陳淑英、林祖祺 |
金岳部落的過去~認識歷史
金岳部落究竟是怎樣的地方?
它正式地名是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坐落於大南澳北溪右岸與鹿皮溪匯聚西北方約一公里處,環山面海,景色秀麗。部落建築沿坡砌成,放眼望去,多半是一兩層樓高的建築,而矗立於哥德式尖塔頂端的十字架,是部落精神中心。 「金岳部落」是國民政府起的名,但居民至今仍習慣稱自己的部落為「流興部落」;部落所在地仍沿用「鹿皮」這舊稱,但在行政標示上,它已被改為「金岳村」。 地名的更易,昭示了時代變遷的軌跡。原來,金岳村居民是由老武塔以及流興兩部落族人遷入組成。日據時代,由於瘧疾傳染以及謀生所需,老武塔部落居民遷居山下,部分居民輾轉遷到鹿皮,而鹿皮在地部落名為「流興」,但因新部落附近山區產礦,政府便將之更名為「金岳部落」。 一樣是泰雅族,但金岳部落有別於其他泰雅部落的特色在於房屋形式和西部泰雅族不盡相同。由於宜蘭冬天頻受東北季風吹襲,夏季又有颱風,便採取半穴式建築,將房子下挖一米二至兩米深,約兩階至六階階梯高度,加上屋頂空間有三米高。屋外看似矮小,但屋內空間十足。為了穩固地基,柱礎墊以石塊,並利用石頭緊密堆積內牆角落,阻擋泥土與雨水侵蝕。由於鄰溪產石板緣故,所以也和排灣、魯凱和布農族一樣,採用石板作為房屋建材,整體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由於宜蘭多雨,茅草屋頂不堪長期受雨水侵刷,以致日漸枵薄,後來部落因種香菇改善收入之後,紛紛改以水泥磚瓦來築屋,屋子雖然堅固,卻少了冬暖夏涼的舒適感,相較之下,老一輩部落居民,還是想念住傳統屋的日子。金岳社區發展協會為了讓下一代子孫認識先祖的傳統屋舍,便在社區入口處蓋傳統屋,也顯出保存傳統文化的努力。 莎韻之鐘~披上傳奇色彩的單純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