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腦力補給×銀髮科技
2012/03/17 & 03/24


【發現問題】銀髮腦力大補給(一)~認識老化

老化雖是生命中不可逆的過程,但透過後天訓練,還是可以延緩退化速度。因此,這場<腦力補給×銀髮科技>T型人才工作坊的目標,就是要設計能活化老人認知功能的遊戲。到底老人在認知功能上有哪些變化?他們在操作電腦、玩軟體遊戲時,有何困難?臺大職能治療系毛慧芬助理教授一開始先闡述認知功能的概念,為接下來的設計發想建構理論基礎。



口述/毛慧芬助理教授  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撰文/陳淑英

【引言】打造老人電玩新體驗

【發現問題】銀髮腦力大補給(一)~認識老化

【發現問題】 銀髮腦力大補給(二)~認知功能

【解決問題】老人電玩動手做~Gadgeteer軟體新體驗  

【解決問題】化無形創意為有形:工程解法應用

【成果發表】電玩,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學生心得】飛奔的創意,合作的奇蹟

【助教心得】工作坊的救援手

【教師心得】這個過程,超出期待!

老化情境模擬

在還未正式進入主題以先,毛慧芬請大家戴上手套,讓指關節受束縛;再戴上各種老化症狀的體驗眼鏡,有白內障、黃斑病、飛蚊症……各種款式,任君挑選。接著,毛慧芬請大家操作筆電鍵盤、按按手機試試看,覺得這些動作容不容易?
每位學員用最大努力操作平常輕而易舉的動作,但顯然相當吃力,鼻子都快黏到螢幕上,還是看得模模糊糊;尤其手指頭更不聽使喚。毛慧芬請學員們分享心得,有學員提到:「我明明覺得觸控的位置點是對的,但點出來的結果,是錯的,很挫折!」毛慧芬肯定學員不只體會感官知覺、動作,還體會到心理的感受。他說:「課程一開始,就是想讓學員先有同理心,後面才能做出好的設計!」

淺談老化

眼睛是人體老化最快的器官,當學員對眼睛老化所帶來的影響略有感受,毛慧芬才切入主題,說明何謂「老化」?他說:「老化的定義是,隨著時間,身體各方面功能產生變化。生理功能的老化,最容易察覺;但心理層面,因著面對社會變遷的壓力,以及對很多事力不從心的挫敗感,也會默默地跟生理退化交織一塊。年紀越大,能掌握的東西越來越少,會越害怕嘗試新的東西,以致各方面存活能力降低,一直到死亡。」
面對老化,社會、心理部分的議題,是很龐大的主題,這次先掠過不提,主要先從肌肉、骨骼等生理結構談起。毛慧芬說:「年紀漸長,身高會隨荷爾蒙與骨質疏鬆的影響,矮10公分左右!因肌纖維數越來越少,所以老人家的肌肉鬆軟,肌耐力也變鬆弛。年輕人跑百米很有暴衝力,但老年人關節活動力與肌肉延展性都變差,暴衝運動會比較危險!根據統計,人在60歲以後,步行速度每年都會降1-2%。但若保持持久運動習慣,可延緩運動機能降低發生的時間。」除此之外,老人的本體覺變弱,以前閉眼摸口袋都能拿到東西,但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盯著看才能拿到。加上關節位置覺、振動覺等精細動作變緩慢、遲鈍,以致站立會搖晃、平衡反應變差。由於老人家接收環境的視覺、聽覺感官變弱,也會影響他們的人際互動。
因這次以「老人電玩」為設計主題,毛慧芬特就視覺的老化多作說明。他說:「當年紀漸大,眼瞼下垂,眼睛會不容易完全睜開或闔眼,視線受阻。且瞳孔因為虹膜硬化會變得比較小,對光的反應也會變遲鈍。所以,一旦從亮到暗的環境,老人家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反應。」
眼睛老化速度有多快?不用到七老八十,人到3、40歲就會有光線不足、閱讀吃力的感受。因此毛慧芬提醒:「遊戲介面設計得太暗或對比不明顯時,會讓老人家閱讀時非常吃力。且他們的水晶體偏黃,分辨紅、黃、橘色還行,但對於藍、綠色的區別會比較吃力,且太亮、太暗的介面都不行,尤其不要設計會反光的畫面。」另外,也不能忽略眼球疾病對視覺造成的影響,比如有白內障的長者,晚上容易眩光、畏光,嚴重的還會有複視,明暗對比不容易分辨,整體色調也會改變。而青光眼患者看不到兩側景物,視力會變模糊。

成功老化第一步~要運動

但老化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未老先衰、有些人老當益壯!這之間的差別,關鍵何在?這幾年來,同樣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歐美國家,都在推動「成功老化」。如何定義成功老化?主要從三方面來看:一、避免疾病、失能;二、積極從事社會活動;三、維持身體和認知功能。要如何達成?得靠運動!若留意臺灣銀髮族的的招呼語,已不再是「你吃飽沒?」而是鼓勵「要活,就要動」!
因此,歐美國家非常積極推動老人運動!例如,芬蘭努力的目標,就希望老人家能在死亡前兩週才臥床,其餘時間都要運動,不要被自己的年齡所打敗。因為,人一旦上了年紀,容易覺得累,運動量就減少,活動量跟著下降,隨後體脂肪增加,肌肉變得衰弱。當他們與人群接觸時,自覺老化,自信降低、不安提升,更不想出門,運動量持續下降,導致健康出狀況,心臟病、高血壓、各樣的疼痛疲勞陸續出現,造成惡性循環。
目前各領域都在努力,透過疾病預防、生物醫學途徑以及教育和社會支持,來增進老人的活動頻率、延緩老化,包括今天要設計的老人電玩,也是希望透過設計遊戲機,訓練、加強老人家的認知功能,以期延緩老化。

 
图片
大家戴上手套,讓指關節受束縛;再戴上各種老化症狀的體驗眼鏡,有白內障、黃斑病、飛蚊症……各種款式.
图片
眼睛是人體老化最快的器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