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繫護理×療傷系創意
2014/04/19&26
【教師心得】教師甘苦談
|
教師群
蕭雅竹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兼技術合作處處長、國交中心主任 李文淵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系主任 蔣宜倩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 楊朝陽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王明旭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兼任講師 Q:請問兩位評審老師,從您在學校辦跨領域工作坊的經驗來看T型人才工作坊,有何相仿、相異之處?
蕭雅竹:
我們在學校已有跟王明旭老師合開「護理創新實務」這門課,不同領域的老師一起合作,確實帶來不同的想法。以往我們雖有想法,但做不出來,跨領域合作開課的經驗滿好的,像T型人才這樣,學生來自不同科系,更具多元性!未來我除了鼓勵學生來上T型人才工作坊之外,也想嘗試跨校選修課,讓不同科系學生加進來,對學生的創意會更有幫助。 李文淵: 我們系上也有跨領域課程,老師和學生都來自不同科系,也常舉辦短期工作營,國內外都有。但我覺得你們的課程,比我們做的專題還深入,我們較著重發想,卻發散得太廣泛,沒有專業領域的教師幫我們聚焦。而T型人才工作坊有專業領域老師直接來幫助學生,有專業知識導入,讓整個設計案更有深度。而且工作坊有明確的主題(老人議題非常重要),整個概念很完整。我覺得這樣的課程,不僅要做,更應該擴大舉辦,對社會真的會有幫助! Q:在課程設計上,三位老師如何協調、安排兩天的課程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