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好幫手×工程新感受
2012/05/19 &/26
【學員心得】從未有過的學習體驗
參與T型人才工作坊的學員們背景十分多元,透過緊密的團隊合作,必須在僅僅為期一週的活動中,把腦中構想變成眼前真實的3D模型!從一開始了解通用設計原則、學習操作製圖軟體,討論作品概念和長者需求、到實際使用水刀機切割模型,無論是馬桶座、穿鞋椅、拉門浴缸等,完全以一般人適合的尺寸呈現,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他們的確做到了,每件創意作品都讓現場貴賓和評審感到驚艷不已。
整理/陳儀蓁 |
從零摸索~『助教,求求你,不要走!』
5月T型人才工作坊有一大半時間,學員要與Sketch up軟體相處,卡艾瑋在電腦教室進行軟體教學,接下來就由學員們運用基礎自行發揮了。大部分學員都認為卡艾瑋教課幽默風趣,而且每一項細節都有教到,加上軟體本身也很容易上手,所以即使是學習Sketch up這個他們從未使用過的軟體,仍然可以跟得上課堂進度。
世新資管所李文彬學員說:「第一次上課學基本的東西,後來自己設計也常用到,這軟體想做什麼都做得到,只是需要摸索、看要怎麼做出來。它功能很多,但是一開始很不熟,一個簡單的設計可能要花很多時間去做。」來自工業設計背景的學員俞佑表示:Sketch up是強調3D成型,對於尺寸概念強的人,會比較快速掌握,如果尺寸掌握合宜,能幫助產品實際運算以及評估作品的舒適效果。」海大電機所吳尚旻學員說:「軟體很容易學啦,我很有興趣,它讓門外漢也能得心應手!但我自己比較沒有美術概念,所以花很多時間在拉角度,都要再調整過!」臺大財金所陳弘智學員更提到:「軟體很方便運用,困難之處在於精準計算作品上的卡榫和挖洞的部分,東西才能擺放正確,這不是軟體的問題,而需要經驗累積才能一次做好。」 在這不斷摸索的過程,除了使用軟體描繪草圖,在使用水刀機進行模型切割前,還要考量實體進行大小規模不等的修圖,才能將檔案傳送到電腦,告訴水刀機要怎麼做。水深火熱的時刻,總是會有英雄誕生,被學員推崇有如救世主般存在的,就是工作坊辛苦的助教群了! 陳弘智學員說:「送切割前都要再微調,像我們作品有一個旋轉部分,原本設計是密合的,但這樣就不好旋轉了,都要微調。」世新資管所的胡裕鎮學員說:「我們有把一個助教拉在旁邊,不准他走!……助教也常常一個人同時帶兩三個人,真的花了很多心力。」「修圖真的修很久,像是單位換算,水刀機是以公厘為單位,但軟體上設定是英吋,沒轉換會出問題;另外,我們使用的高密度泡棉板在設計時就要注意預留邊框等等。」「我們也多方請教助教,他們有很多小撇步,可以讓我們快速解決問題!」與裕鎮同組的臺大物治所孟恬學員也表示:「不熟軟體介面、移動之類的,會有點不適應,但有助教的幫忙,一切OK!」 另外,這次工作坊由卡艾瑋帶領操作的水刀機,工業設計系的俞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體驗:「比起其他素材還有切削的做法,這次配合水刀機去切曲線和模型,還是很不一樣!」對學員來說,不只是學習到軟體技巧,更有了特別的實務經驗。 有專家跟我們一起與時間賽跑
「毛慧芬老師讓我們了解長者的需求、有哪些東西和設計對於長者來說需要注意;而卡艾瑋老師則會在人體工學上給予我們建議。」工業設計背景的學員陳俞佑分享,她認為這是種很不一樣的合作方式和體驗,也表示,一個禮拜的期限真的有夠刺激,有賴於認真的助教和組員才能有驚人成果。長庚工業設計背景相關的學員也說:「時間不夠有點可惜,如果工作坊能以連續時間舉行、或拉長活動時段,也許成品效果會比現在更好。」
從這些回應可以看出,學員們對於工作坊的成果是意猶未盡,且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工作坊活動結束後,甚至還有小組留下來,把作品再加強、把為長者著想的創意點子化為真正可以用的實物,精神可嘉。 不可能的任務,團結才有力量!
對於小組所做出的大型成品,李文彬學員說,從無中生有很有成就感:「我們這組在一個禮拜內,花了三個小時討論,五個小時做圖。」從一開始完全不會、一個簡單設計卻要花費很多時間操作Sketch up軟體、直到熟能生巧甚至被同組組員直呼「大師」,他希望以後能多運用Sketch up進行設計工作,並且相信這個軟體能把他想做的東西做出來。與文彬同組的陳弘智更自信滿滿:「如果能夠商品化的話,真想賣賣看!」
能做出這樣的成品的確不簡單,除了學員們優越的學習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團隊精神,胡裕鎮學員對於來自不同背景的組員大大讚許:「有優秀夥伴一起,真的很棒!」孟恬學員也認為是工作坊體驗是一個值得的過程,他們一整個禮拜都在構思長者需求和作品概念,成果展當天才描繪Sketch up模型圖,她說:「雖然我不是本科系學生,但是卻能感受到Sketch up軟體的魅力、真正把模型做出來……只能說,Amazing!」她開心的說:「總之,歡迎來參加T型人才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