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銀髮好幫手×工程新感受
2012/05/19 &/26


【評審講評】你們完成了不可思議的任務

【引言】雙教師、跨校系,突破學習「心」困境

【活動報導】「銀髮好幫手×工程新感受」

【單元課程一】銀髮好幫手(毛慧芬教授)

【單元課程二】工程新感受(卡艾瑋教授)

【學習心得】從未有過的學習體驗 

【學員成果】銀髮傢俱的挑戰

【評審講評】你們完成了不可思議的任務 

【我有話要說】學員心得  
卡艾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你們今天所學的,在土木系其實是兩學期的課程:上學期為繪圖模擬,下學期則是實作設計與組裝,而你們竟能在短短兩天時間,完成這一連串課程實踐!
你們擁有觀察、想像的力量,這是設計產品最重要的部分;而實體化,則是一種工具。在切割、組裝的過程中,會發現實品與想像之間的落差,從中迸發新想法並能加以改良。甚至能讓別人在短時間內了解你的構想、給予具體建議,作為日後的發展方向。
這兩天的課程,便是要讓你們知道,想法若要實體化,並不一定得當工程師才能做到。只要學會基本技術,將想法轉化為數位圖檔,那麼切割、組裝便可放心交給工廠完成,這在工廠林立、技術發達的台灣,不成問題。
只要願意嘗試,設計將漸漸成為生活中的樂趣。不僅因為使用獨創的產品而感到滿足,還能與他人分享這股喜悅,並從中得到回饋,進而再改進。不久的將來,你將會擁有對自己、對設計的自信!

 
毛慧芬/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從原本的惶恐,到看見成品後的驕傲,這次工作坊,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洗衣盆」是觀察洗衣服的一連串動作後,而產生的概念。不僅結合洗衣板與水盆,還提升高度,讓洗衣服變得更舒適、輕鬆,是很棒的設計概念。未來,可以朝向輕量化產品發展,將具實用性。
「好好泡澡浴缸」,是發現既有產品的缺點後,改良設計。不過,究竟是給失能者或是一般長者使用?其目標對象應更明確,如此一來,更能找到產品的定位與發揮的機會點。
「智慧型馬桶」,給人的感覺是amazing!創意無限,演說技巧更是一流。你們身上充滿著一股活力,好似能將所有不可能變為可能,這種設計精神值得學習。
「穿鞋椅」,不僅掌握了長者的穿鞋需求,極具實用性,椅子設計還兼顧美感,模型的完成效率更是第一,為成熟作品。
「好拿衣櫃」的訴求,讓櫃子好拉、衣物好拿,又能一目瞭然,更可以舒適地坐在椅子上穿搭,讓我都想預訂了呢!
「吹髮椅」觀察到細微卻重要的需求:長者手無法舉高,而使吹髮不易。若能加強「吹頭髮」的設計細節,將是一個值得期待的作品。:
課堂上,傳授了在實務上、教學上的經驗;學員們則從這些經驗發想,創造無限可能,並在短時間內達成任務,令人感動!我想,這樣的成果展現,與不同專長、不同想法的人齊聚一堂有著很大的關係。日後,期待此種團隊合作模式與精神能繼續發展,為高齡化社會創造新的契機,而長者也將更幸福!

 

張慶光/樂齡網總經理
 
經營「樂齡網」後,發現幾個現象:一、台灣投入銀髮產品設計者少,二、則是部分產品規格為歐美或日本人量身打造,不適用於台灣。然而,在T型人才工作坊中,看到一群跨領域的學生,從觀察長者需求開始、進行產品設計,並組裝實品。這個發想與實踐的過程相當可貴,希望能夠繼續秉持這個精神,為台灣銀髮產業注入一股新活力!

林金玲/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
 
六組產品,是六種不同的創意。雖然礙於技術上的限制,部分產品仍無法實體化,可是「想法」為發明之母,得先有想法,才能激發工程專業研發相關技術,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群學生們在踏入職場前,便願意思考高齡化社會的需求,是個極具意義的活動。
 

陳惠姿/輔仁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進入銀髮產業的第一步,是隨時觀察身邊長者的需求,而這點六組學員們都做到了!發想後,不同領域、背景的學員們,相互討論,激發不同層次的思考,並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極為珍貴。除此之外,學員們可愛、又可貴的地方在於,若技術不可及,還是勇敢訴諸言語表達。期望能秉持此精神,對自己充滿信心,繼續向前邁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