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生活×宣導照護
2013/07/29-31
【學員投稿】驚喜不斷的學習
撰文/潘寬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絕對不能用封面去評價一本書,這句英文諺語在這次活動中,得到非常好的驗證。光從課程名稱,無法得知它有多精彩。原本以為是對於高齡社會的健康資訊傳播課程,結果竟大出我意料之外,是一場關於時下最夯的科技「3D輔具」以及「高齡化社會議題」的精彩課程。
不同於一般單調講課的課程,在第一天,就進行了有趣的老化體驗。在許多不同關卡中,大家穿戴護具、輔具,模擬老人家視覺、肢體的不便。在這些綁手綁腳的過程中,體驗了老人的困難不便。我們只不過體驗一下下就很不方便了,真難為高齡者要跟這些不便相處如此之久! 接著,課程的安排再度令人耳目一新,竟然要用SKYPE和遠在屏東的朋友討論關於他中風癒後過程等等,希望能觀察、設計出更具實用性的東西。對這種嶄新、即時性的方式,一開始有點不知所措,但思考一會兒,我們經常提要把科技應用到生活中,不就這個意思嗎!巧妙運用科技,的確可以打破時空限制。這大好機會,怎能輕易放過呢?於是決定第一個發言,藉由網路,展開一次驚奇的對話。讓我們對中風有更深了解,也佩服這位中風患者的樂觀和毅力,謝過這位來自屏東的朋友,大家展開了如火如荼的討論。 有方向真是件重要的事,透過大家腦力激盪,融合多元的觀點,更優的是,因有較年長學員同組,他們的觀點和想法可以補我們的不足。或許我們比較創新、有活力,可是他們更注重細節,把大家各自的專業配合起來,結果更臻完美。所以這個跨年齡、跨領域的討論,大概就是T型人才工作坊的意義所在吧。 緊接著,更令我瞠目結舌,我們竟然要上電腦課!才剛討論完,老師就教我們用google免費軟體Sketch Up,畫出產品3D立體圖!老實說,這活動讓電腦技能一直在及格邊緣的我十分擔心,還好有資工系助教協助,不僅十分專業且總能解決我們每個問題,太謝謝他了。 接著我們就立刻將畫好的3D立體圖案由3D印表機輸出!看著3D印表機在眼前來回移動,逐層列印出我們設計的產品。由一個虛無的構想開始,到瞬間在眼前成形,真是件令人感到驚奇的事!這種化想法為實際產品的運作方式,令我們耳目一新!一般而言,一件作品從設計到成型,是必須經過鑄模、開模等繁雜程序,而3D列印,進化了這些步驟!只要擁有3D繪圖技術,大家都可藉由3D印表機產出自己的設計!捧著組員合作設計的產品,我久久不能自己。原來憑著眾人的合作和努力,從設計到產出,這樣的成就感,真是有說不出的滿足呀! 這次有幸可以同時跟兩組組員合作,我們創造了一個可以更安全進入浴缸的浴缸轉位器、以及另外一組的安全監測手環。在討論過程中,處處充滿巧思和創意;夥伴們依照自己的專長去發揮,有的負責畫設計圖、有的負責彙整報告、像我這喜歡表演的傢伙,就編導了成果行動劇。總之,大家來自不同領域,把每個人的專長結合在一起,更能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就是T型人才工作坊的深意吧!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只要能結合多種優勢來合作,就可以創造更優質的成果! 真是十分感謝T型人才工作坊的老師、助教們,還有夥伴同學們,讓大家有了這樣一個難得的體驗。不論是和夥伴們創意發想自己的點子、和遠在天邊的中風患者透過網路訪談、學習3D繪圖軟體、使用3D印表機去列印等等,這些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竟能在短短三天中獲得滿意的學習,相信在往後人生中,這些優美的養分,一定能創造出更多更大的驚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