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樂齡生活×宣導照護
2013/07/29-31


【觀察體驗】設計,從感同身受開始

光從文字、圖片瞭解中風病人還不夠!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技術長林立峯特別設計「失能體驗」,讓學員更能貼近中風病人,瞭解其生活困難及感受。不僅如此,他還帶領學員體會輔具的神奇效果-原來藉著適當輔具,能讓中風病人重回生活正軌,促發了學員構思中風輔具的各種想法。

口述/林立峯技術長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
撰文/馮天昱、林怡廷

【引言】好設計,中風也能輕鬆行

【課程企劃】 T-Workshop怎麼佈局

【認識疾病】 一夕風暴--腦中風

【觀察體驗】 設計,從感同身受開始

【設計思考】 具效益與效率的「創意」

【動手實作】 3D列印,創意成型

【跨域合作】 學員,彼此為師

【教學心得】 從教學,學教學

【成果發表】 打造生活幫手--中風輔具

【學生投稿】 驚喜不斷的學習

失能體驗,從貼近使用者開始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技術長林立峯為這次課程安排了失能體驗,讓學員體會中風病人半側手腳癱瘓、視覺偏盲後,生活上可能遇到的種種狀況。因此,特別設計四道關卡:筷子挾豆、湯匙撈食、穿脫褲子及站起坐立。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動作,在學員們換上失能裝備後,顯得困難重重。
除了體驗外,林立峯特別提醒,「一旁的學員得觀察、記錄失能體驗者遇到的困難,並試著想想可能的解決方案。」讓學員們從觀察中引發討論,也激盪出更多創意,促使學員們思考輔具設計的各種可能。
舉例來說,體驗穿脫衣物時,一旁的學員提到,「或許能將鈕扣、拉鍊替換為魔鬼氈,讓手、腳不便的中風患者能以黏貼方式穿脫衣物」。另外,進食體驗時,在旁的組員認為,「長型湯匙或許能讓患者獨立完成進食」,不過也有組員表示,「湯匙挖勺食物需要施點力,不便單手癱瘓的中風病人獨立取食,因此用叉子抓取食物應更可行。」

輔具,協助再造生活

接著,林立峯拿出幾項輔具請失能體驗者使用。令人驚奇的是,原本需耗氣力挾起的豆子,竟能在輔具筷的協助下輕鬆完成;放置在斜口碗內的物品,讓人能毫不費力地撈起;而加個長柄、具彎度的湯匙則讓食物能輕鬆入口。他接著說,「這就是輔具的功能,替代喪失的機能、增加方便性與安全性,幫助使用者回到正常生活。」
從心理層面來看,輔具對重建病人信心也很重要。長者罹病後,常會有放棄生活的想法──「我就是老了,沒用了……」,這將對自信心造成極大傷害,甚至還會影響後續復健活動及生活品質。因此,「透過輔具,讓病患或長者能獨力完成一件事,不僅幫助他們回到生活正軌,還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林立峯說。

怎麼才算「好」輔具?

最後,林立峯拋出一個問題:「輔具該是針對中風病人的好手、好腳設計?還是該針對癱瘓的手、腳設計?」其實,設計輔具,沒有絕對的公式可言,只要遵照幾個基本原則,不論是給好手腳或是癱瘓手腳使用,都是好設計:
● 
考量使用者的特性與需求
● 釐清輔具的使用目的
● 考慮輔具的情境或環境
● 留意使用輔具的潛在危險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考量使用者的特性與需求。例如,某些使用者不見得愛用新產品,因此,若要設計行動輔具,與其做出一整根枴杖,不如思考如何在既有拐杖上加裝配備,維持使用習慣之餘,還能兼顧安全性。
除此之外,輔具的軟、硬體搭配,也是設計者該考量的關鍵。林立峯解釋,「輔具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器具』本身,偏向硬體,另一則是器具背後的『服務』,如:評估適用性、輔具教學,偏向軟體。設計時,可試著結合輔具的硬體與服務,為使用者提供更有價值的設計。」

 
图片
輔具的功能為替代喪失的機能、增加方便性與安全性,幫助使用者回到正常生活
图片
設計輔具最重要的是要能考量使用者的特性與需求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