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五老新生活Í在地心設計
2014/08/11&18


【單元課程三】打造行動APP!

從觀察、發現使用者的潛在需求之後,接著由奧美互動行銷公司的王秋鎮副總經理跟學員們介紹APP產業以及開發的設計概念。

講師/王秋鎮副總經理   奧美互動行銷公司行動行銷
報導
/馮天昱
【前言】五老新生活x在地心設計

【整體報導】打造銀髮樂活APP 

【單元課程一】老了怎麼活?五老新生活

【單元課程二】以使用者為中心

【單元課程三】打造行動APP!

【成果發表】以關懷心、集力打造貼心APP

【教師訪談】備課甘苦談

【學員心得】是智齡,更是自我成長


了解APP特性 

 「APP並非全部!」王秋鎮提到,當今天要使用APP為長者服務時,一定要有一套應用與完整的服務體系,APP僅是其中一環,因此若要設計APP則必須要了解它的特性,包括:
  1. 在地化:在地化的特性讓設計者與使用者了解在地化需求,進行針對當地的設計。
  2. 互動:APP不只是應用程式,還需要人機、人們間的互動技術,APP(應用程式)跟WEB(網頁)的互動性質不同,傳統網頁僅需One Click,但是現今的APP有各式各樣不同的互動方式,也因此如何能夠結合功能與互動,是設計者們必須要考量的地方。

APP的發展

目前市面上手機APP種類相當豐富,王秋鎮向學員介紹目前不同種類的APP作為學員發展的參考,包括遊戲型、資訊型、多媒體、天氣、社群網路…等,其中針對遊戲型APP,他提到遊戲型APP仍是最多人下載的APP類別,透過免費加值模式,亦即剛開始免費,等到使用者感到興趣後則可以選擇付費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In APP Purchase),建議未來學員在設計相關APP時一定要考慮到市場的接受度與使用習慣。
此外,當今蓬勃迅速發展的部分,就是透過手機APP與不同媒體管道的應用合作,作為一種極有潛力的行銷方式──「Market Screen」,也就是透過傳統媒體的廣告吸引使用者在觀看廣告之餘,利用手機掃描QR碼或直接上網搜尋相關產品以達到廣告效益。不過這類消費行為實際上可以透過智慧電視(Smart TV)來達到,智慧電視能夠連接網路與雲端,一旦裝置能夠連結網際網路時,走到哪都能讓使用者與網路不「斷線」!所以王秋鎮特別提醒學員,設計APP
不只是要考慮到其本身,還要思考其他裝置、媒體所能帶來的加乘效應!

APP的功用

因應科技的進展,目前APP搭配行動智慧裝置能夠使用不同的人機互動技術,包括多指觸控技術、陀螺儀及加速器、擴增實境、衛星定位系統、圖像辨識等,透過上述Sensor-aware技術,感知裝置硬體特性,設計內容的互動方式,讓內容可以隨著裝置的狀態不同而改變。舉例來說,iPad稍往前傾放,透過重力加速器,桌面就會重新配置;另外景點介紹搭配GPS位置,則能夠結合即時公車資訊,讓通勤者或旅人擁有更便利的生活。
其中王秋鎮特別向學員詢問:「何謂iBeacon地點行銷?」他隨後請學員們回想一下,是否曾經想像過自己可能置身於這樣一個世界中:當你走進超市時,你手機中的購物清單會自動轉化成一張客製化地圖,並為你推薦最值得買的商品。以上的這一切並非幻想,而是iBeacon的世界!

所謂iBeacon技術指的是透過使用低功耗藍牙技術(Bluetooth Low Energy,也就是Bluetooth 4.0或者Bluetooth Smart),iBeacon便可以自動創建一個信號區域,當裝置進入該區域時,相應的APP程式便會提示使用者是否需要接收這個信號網絡。透過能夠放置在任何物體中的小型無線傳感器和低功耗藍牙技術,使用者便能使用智慧型裝置來傳輸數據,也因此企業能透過此項技術對於有相關需求的消費者進行行銷術!

優化APP

「當今天服務的人群不同,開發設計的原則就不同。一定要想自己的價值定位在哪邊,未來的行銷一定會走向Mobile Marketing,我們做一項產品不要只當代工者,更要懂得打進核心族群,」王秋鎮說道。他認為製作與設計一項APP,剛開始要仔細思考我們要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給消費者,哪些功能是必要的?
再者,產品的核心功能想好之後,則必須做到差異化,亦即與其他競爭品牌、對手不同之處,並藉此持續維持自身產品的優勢!王秋鎮提到,事實上行銷學所使用的行銷技巧,都能夠在APP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惟設計者需要考量到的是,APP市場變化快速、APP產品屬性與其他產品屬性的不同之處,透過Mobile Marketing將以行動裝置為載具的APP
應用程式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图片

APP實例

為了讓學員體驗更實際的案例,王秋鎮展示了他曾經為某家女性雜誌所設計的一款APP,點開APP會出現一項介面,介面中有許多款式的時尚衣飾配件,每年的春夏或秋冬商品便能夠直接顯示在行動裝置中,「想像自己在手機中逛街。」他表示,許多女性一般在逛街的時候是當下立即決定購買的,也就是說通常以邊走邊逛的方式去揀選商品,而這項APP的功能就是將逛街的實體行為搬到裝置裡了。
他將不同款式、顏色的衣服分類在不同的區塊,一旦使用者看到喜歡的商品,一指點選該商品後,就能看到影片播放著時裝秀中模特兒們穿著商品在伸展台上亮麗的走秀!除此之外,APP上更能根據自己的種族、膚色、長相等將化妝品的實際修飾效果呈現在應用程式中,讓消費者不必冒著風險,能直接且立即的看到產品的使用效果!
最後王秋鎮提醒學員,設計APP時不僅需要思考消費者需求、產品功能以及行銷模式,更要顧慮到對社會文化的衝擊、電信商的因素、手機廠商的限制、以及作業系統的要求等,所以在上架前的審查也是許多應用程式設計者面對的一項困難的課題,也期望學員們在此次工作坊的成果發表中能夠詳加考慮、為長者設計一款帶來樂齡生活的APP吧!

 
图片
王秋鎮建議學員在設計相關APP時一定要考慮到市場的接受度與使用習慣。
图片
王秋鎮提到,設計者需要考量到的是,APP市場變化快速、APP產品屬性與其他產品屬性的不同之處,透過Mobile Marketing將以行動裝置為載具的APP應用程式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图片
設計APP要顧慮到對社會文化的衝擊、電信商的因素、手機廠商的限制、以及作業系統的要求等,所以在上架前的審查也是許多應用程式設計者面對的一項困難的課題!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