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復健×創新輔具
2014/08/12&13
【學員成果】「手臂」如何妙用?
機械的應用日新月異,光憑兩天課程,學員未必能透徹理解醫工領域發展出的精密器械,不過講師台科大電機系教授郭重顯說:「不懂那些沒關係,至少讓大家理解怎麼跟工程人員溝通。」這次工作坊成果發表的重點,在復健的機制是什麼?該使用在什麼場所?讓「手臂」能融入生活中。
整理/林智偉 |
從發現到解決問題──妙用的兩個思路:復健遊戲/生活幫手
討論聚焦議題的過程中,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林立峯技術長拋出思考方向:「你們要去想想該如何定義『輔具』。」其實老人議題無非身與心兩方面,但各小組要選擇從哪個方向著手?這次,展現在學員成果上的是兩種不同的思維:
一、著力點在於改善使用者的心理狀態。年長者在做復健運動時的灰心、沮喪以及不願挑戰的心理狀態對於復健並非好事。但若能增加一點遊戲的趣味以及回饋機制,相信年長者會更有意願進行復健。第一、二組的成果,就是把既有的復健融入遊戲中以達成目標。
二、著力點在改善使用者日常生活的不便。老年人因為生理機能退化,日常生活中常有難以完成的動作,例如:洗澡、抓握東西、穿鞋子……等。對於這些困難,機械手臂可以怎麼做?第三、四組的成果,是思考機械手臂在現行已有的輔具上能發揮什麼功用。
一、著力點在於改善使用者的心理狀態。年長者在做復健運動時的灰心、沮喪以及不願挑戰的心理狀態對於復健並非好事。但若能增加一點遊戲的趣味以及回饋機制,相信年長者會更有意願進行復健。第一、二組的成果,就是把既有的復健融入遊戲中以達成目標。
二、著力點在改善使用者日常生活的不便。老年人因為生理機能退化,日常生活中常有難以完成的動作,例如:洗澡、抓握東西、穿鞋子……等。對於這些困難,機械手臂可以怎麼做?第三、四組的成果,是思考機械手臂在現行已有的輔具上能發揮什麼功用。
第二組 復健遊戲─手臂足球比賽、夾娃娃機賓果競賽
|
单击此处进行编辑。
|
第四組 生活幫手─洗澡‧喜早/復健遊戲─Breaking Boring
設計內容
洗澡‧喜早:年長者會希望自己能夠獨立盥洗,但柔軟度不足的關節及肌力衰退常常造成困擾。洗澡‧喜早將機械手臂應用在浴缸上,搭配洗澡用具(如洗澡球)可用來刷背,也可用來抓握蓮蓬頭。 Breaking Boring:如名字所顯示,製作一個小型的保齡球場地應用機械手臂來打保齡球。除了稍稍把難度降低,任何室內場所都可作為球場。期望年長者透過競賽方式,增進與親朋好友的情誼。 評審講評 行銷口號很吸引人,Breaking Boring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兩項設計仍缺少對使用者的想像。例如說,什麼樣的年長者可能有需要、有意願購買這樣的產品?建議可以從定義使用者開始,把產品細節交代得更清楚。 |
单击此处进行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