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013/08/24&31
【學生有話說】學習心感受
本次工作坊,除了護理專業的學員之外,大部分學員對高齡化議題並不甚了解。但深感於高齡化對社會影響之鉅,越來越多學員願意參與T型人才工作坊,初步了解年輕世代如何能透過創意發想,為高齡者,甚或整個高齡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
撰文/林語彤 |
談挑戰多數學員認為本次活動最困難的部分,是要將陳國珍指定的童玩,改頭換面成受高齡者喜愛的樣貌。因為人們,包括學員們,都已習慣於毽子、風箏、沙包、波浪鼓、陀螺和風車等童玩的既有外形,因此要保留該童玩的特色,同時打破對外形的既定印象,提升外觀,成為一個具美感的休閒玩具,是學員們普遍認為的最大挑戰。以風箏組為例,討論初期因學員們對風箏的外形,沒有創新的靈感,故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一人提出一個看法,再全盤檢視所有的提案,最後去蕪存菁,留下最可行的方案,將其付諸實現。打破僵局,踴躍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儘管看似不起眼、枝微末節的靈感,也不要怯於和組員分享,如此一來,小組討論的氣氛就能活絡,珍貴的創意才能被組織起來,這就是風箏組學員克服困難的方法。
另外,助教群也給學員們許多協助。風車組學員說,因為大家太想把童建樺介紹的Arduino感測功能,全數附加在童玩上,讓風車成為多功能的休閒玩具,可以錄音、聽音樂、測量心跳血壓,甚至兼具計步器的效果。然而,開始設計童玩的外觀時,卻因版面設計太過複雜,而亂了頭緒。助教於是帶領他們重新思考各個功能的必要性,將不適合的元素去除,「最恰當的」則被留下來,成為該童玩主打的特色。不需要十全十美、擁有各種功能的休閒玩具,依照該童玩的使用方式,搭配適切的功能,才是最符合人性的設計,是助教給風車組學員的寶貴提醒。 跨領域合作妙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