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013/08/24&31


【成果分享】成果總體檢

這次工作坊,六組學員分別從六件童玩作為創意發想基礎。陳國珍介紹學員依據「強弱危機分析(SWOT)表格」來腦力激盪,將各樣童玩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逐一列出,並結合科技功能設計出童玩飾品。評審分別從科技、設計與老人學觀點來分析學員的作品,並給予設計與老人學的概念,收獲更扎實!    


撰文/陳淑英

【引言】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課程報導】學習的絕妙組合

【
成果分享】成果總體檢


【
老師有話說】不容小覷的銀髮趨勢


【學生有話說】學習心感受

【助教有話說】做中學、學中做 


【教師訪談】教學甘苦談


飛毛腿

設計動機
藉由踢毽子的回憶,吸引長輩從遊戲中達到保健功能。

設計概念
在牆面與腕錶裝置感應器,螢幕顯示九宮格背景。長者戴上腕錶、揮動上肢,力道與角度需達到設定值,就能將毽子「踢」到指定位置。透過這產品,希望可訓練到平常少用到的肌肉,延緩退化。可單人、也可多人玩,錄製家人「你好棒」、「再加油」的聲音作回饋。採記分制,贏方可選播喜歡的老歌和照片!

評審講評
  • 童建樺(科技):結合感應器跟動畫,鼓勵長輩動手、動腳和思考,將科技藏濳,結合老人家對卡拉OK的興趣作獎勵,相當不錯!
  • 陳國珍(設計):有考慮到跟家人互動、搭配懷舊影像滿好的!因感應器戴在腕上,跟習慣方向不一樣,這部分可再改良!
  • 陳惠姿(老人學):有復健效果的運動,是長輩非常喜歡的!因為人的老化從腳開始,可以再設計下肢部分,但也要注意單腳站立對老人家來說是滿難的動作,這是挑戰他們的平衡感。
 
图片
图片

音浪錶

設計動機
透過互動性的音樂玩具,訓練長輩的協調度!

設計概念
以波浪鼓形狀做成音樂遊戲機「音浪鼓」,搭配可彎曲、拉直的錶帶,可單人也可多人玩。內建喇叭、附耳機孔,鼓面有報時功能,另有顏色鮮艷的「確認鈕」、「切換模式鈕」、和「上、下鈕」!音浪鼓必須甩動才會發出音樂,並轉換不同的懷舊照片;雙人甩則需默契配合,會有默契分數增加競賽趣味性。

評審講評
  • 童建樺(科技):有考量到放大字體、簡化符號這很好。但按鈕略小、操作模式需簡單!邊擺動、邊看照片老人家不容易做到,可以甩一下換一張,但要留意耳機線易纏住。 
  • 陳國珍(設計):整體功能豐富、有創意,操作簡單,但長者能不能接受這麼大的東西?另外,兩側的垂線適不適合存在?要有懷舊感,還是設計成電子狀態?
  • 陳惠姿(老人學):長輩要的就是大、操作簡單、按鍵大,按下去有實體感,但按鍵標示要一致,用符號就都用符號、不要有文字、又有符號。音樂要挑老人喜歡的。特別要留意的是,老人家神經傳導速度慢,晃動的影像或頻繁轉換頻道,老人家會有暈眩感。一面晃動、一面看照片,對長輩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 

 

图片
图片

熱力護腰帶

設計動機
結合保溫、護腰與趣味性,隨時可玩,方便與大家互動。


設計概念
將沙包裡的沙改填紅豆,將紅豆微波,可當暖暖包使用;並結合護腰概念,在腰帶縫上魔鬼氈,將加熱過的沙包任意黏在適當位置可有保暖作用。護腰裡層縫入能感測有無跌倒和預防走失的感應器;但預防走失的感測器需家屬同意才裝!整體成本低,製作方便,方便攜帶。 

評審講評
  • 童建樺(科技):沙包變暖暖包,是不錯的想法。但護腰要接受並回傳GPS訊號,有考慮充電或電池問題嗎?如何輕鬆、安全又方便的充電,很重要!老人家通常會拒絕科技,所以巧妙地把科技包裝,用另一種語言呈現,會更容易被接受。把產品的故事性表現出來,科技藏在背後。
  • 陳國珍(設計):用關懷角度切入,保暖是很重要的機會點!目前只考慮拿取操作便利,但整體造型可更美觀點,目前比較像護具。且暖暖包跟身體有距離,如何發揮保暖功能?
  • 陳惠姿(老人學):除了紅豆,還有好幾種比紅豆輕的材質可運用,經過微波加熱,可保溫兩、三鐘頭,但不要讓重量變成負擔,以免把長輩拉駝了。另外,很多人喜歡把護腰繫在衣服外面,因它的材質並不舒服。既然如此,若能把它變美觀,更好!不會讓人有殘障感。 

 

图片
图片

飛吧飛吧鳥兒

設計動機
將風箏概念延伸到電子寵物的設計,引發長輩願意多外出散步的意願。    

設計概念
為了安全便利,將風箏設計成無線風箏,透過科技去控制高低,並能隨身攜帶。採用舒服的材質做護腕,裡面裝置控制器,利用腕帶上的小螢幕控制風箏位置;並裝置定位系統,方便找到走失的老人。而風箏本身是個袋子,可與護腕結合、也可分離。風箏材質會隨著接觸陽光程度改變色澤,若一直放在室內,顏色會變暗。
    

評審講評
  • 童建樺(科技):從工程角度來看,造價成本會很高!不妨思考一下,老人需要遙控飛機嗎?對使用者而言是不是好用?喜歡用?若使用動機不強、成本又高,市場就不看好!需把多餘、不需要、少用的功能去掉;將常用、喜歡用的部分做到最好!而電子寵物的觀點很有趣,散步、晒太陽,會讓色彩產生變化,這點,未來有機會可以繼續發展。
  • 陳國珍(設計):我很喜歡這組設計,很有趣、很夢幻。我覺得包包不一定要跟風箏結合,可以跟手環結合。如果裝置LED燈的話,還可當夜間照明用,轉換另一個角度思考,應還滿有機會。
  • 陳惠姿(老人學):風箏超過身體寬度,攜帶上得考慮,不讓它變成需要被照顧的東西。而外出時,顏色會改變,這就有實體感,會激發長者照顧的責任,有溜狗的味道!電子寵物,不一定有療癒功能,但有陪伴的感受。老人家能控制的領域越來越少,若他們能控制這個「寵物」,覺得還有主控權,對他們是正向的。另外,邊走邊看風箏在天上飛是危險動作,老人家走路時,兩眼會直盯著地面,深怕踩空;如果把它變成走路寵物,會比較適合高齡者。鼓勵他有責任外出,增加積分!

 

图片
图片

童樂

設計動機
鼓勵長輩多外出走動,走路風車會轉動、就會有音樂!

設計概念

「童樂」是風車音樂飾品。「童」,指童玩;「樂」,指音樂。材質是薄型喇叭。結合手機app,有定位功能,但要不要這項服務,由家屬決定。在設計前,查過音樂治療資料,了解到音樂可幫助情緒穩定、增進社交功能;哼歌,也可活化大腦。童樂類似計步器,利用震動,達到轉動風車功能,風車轉動就播放音樂,並依照速度與頻率,播不一樣的歌曲。童樂有耳機孔,在風車後面有無線充電跟無線耳機的儲藏槽,但造價成本會比較高!

評審講評

  • 童建樺(科技):科技結合音樂治療,能從學理來評估,非常好。只需加裝震動感測器,依震動頻率,播快歌、慢歌是滿好的點子。但薄型喇叭這種材質有滿多限制,不一定非得用這來做,用一般材質做就行,因為風車後面就有設計裝電池的空間,喇叭可以藏在一起。若整個造型都用薄型喇叭,成本會太高!你們有從基礎學理考慮起、又考量到成本,很不錯。
  • 陳國珍(設計):這組是最接近飾品的一組,非常方便攜帶,就是個機會。用風車轉動帶動音樂,滿有創意!
  • 陳惠姿(老人學):不知大家對計步器了解多少?其實市面上的計步器對老人家來說,毫無用途。曾有老年人反應,他走了一圈,計步器仍然顯示0,為何?因老年人走路腿抬不高,無法偵測到,但他們習慣擺動手臂,所以計步器可改成手腕或手臂計步器。人是協調性的動物,當手擺動快時,下肢也會跟著快!而以童玩為主題,需要多細心考量,因大部分長輩並不喜歡被當成小孩、也不喜歡被稱為「老人」、「銀髮族」,他們自稱「熟齡」,所以不要在字眼上就先打敗自己的產品。所以「童樂」這個「童」要換個字!老人家確實有很多地方像小孩,但尊嚴的需求,絕對超過小孩百倍!小孩可以管教,但長輩不行!所以,尊嚴要呈現在產品上,是行銷上很重要的考量點。

 

图片
图片

科技陀螺

設計動機
打造多功能休閒玩具,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設計概念

依陀螺造型做成可以隨時玩、拉皮尺即可充電、內附LED燈和預防跌倒警示燈、還有MP3和錄音功能。陀螺可對半剖開,纏粗線圈,減少纏捆圈數,以掛勾做成吊飾,可繫在腰間。

評審講評
  • 童建樺(科技):從力學來看,要把陀螺合起來、繩子短、打出去還能轉,並不容易做到,所以是希望保有外形?還是旋轉功能?如果只想取其外形,必須捨去一些東西。一項產品,如果大部份功能都用不上,一來,浪費成本;二來,主打功能模糊,定位需清楚!若能把一、兩項主打做到最好,就是好的東西。有錄音功能是不錯的,可作為語音備忘。
  • 陳國珍(設計):我贊同童老師的想法,該做些篩選!我覺得主要重點應該是拉力促進。 
  • 陳惠姿(老人學): 你們想放很多東西在陀螺上,將這些功能一一看一下。「拉皮尺充電」,長輩會最喜歡!只做一件事,就可以省電,又可訓練手部肌肉跟握力,他們會有成就感。「預防跌倒」,跌是在剎那發生,很難預測傾斜到某個角度時,能幫助他及時轉回來。老人家是使用型的,「錄音」可作為備忘的功能。「LED燈」,要拉才會亮,平常可不可以讓它有亮度,附加實用價值!老人家很節儉、重實用、喜歡回想往事,可從這些需求再做改良。

 

图片
图片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