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013/08/24&31
【成果分享】成果總體檢這次工作坊,六組學員分別從六件童玩作為創意發想基礎。陳國珍介紹學員依據「強弱危機分析(SWOT)表格」來腦力激盪,將各樣童玩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逐一列出,並結合科技功能設計出童玩飾品。評審分別從科技、設計與老人學觀點來分析學員的作品,並給予設計與老人學的概念,收獲更扎實!
撰文/陳淑英 |
飛毛腿
|
|
音浪錶
設計動機
透過互動性的音樂玩具,訓練長輩的協調度! 設計概念 以波浪鼓形狀做成音樂遊戲機「音浪鼓」,搭配可彎曲、拉直的錶帶,可單人也可多人玩。內建喇叭、附耳機孔,鼓面有報時功能,另有顏色鮮艷的「確認鈕」、「切換模式鈕」、和「上、下鈕」!音浪鼓必須甩動才會發出音樂,並轉換不同的懷舊照片;雙人甩則需默契配合,會有默契分數增加競賽趣味性。 評審講評
|
|
熱力護腰帶
設計動機
結合保溫、護腰與趣味性,隨時可玩,方便與大家互動。 設計概念 將沙包裡的沙改填紅豆,將紅豆微波,可當暖暖包使用;並結合護腰概念,在腰帶縫上魔鬼氈,將加熱過的沙包任意黏在適當位置可有保暖作用。護腰裡層縫入能感測有無跌倒和預防走失的感應器;但預防走失的感測器需家屬同意才裝!整體成本低,製作方便,方便攜帶。 評審講評
|
|
飛吧飛吧鳥兒
設計動機
將風箏概念延伸到電子寵物的設計,引發長輩願意多外出散步的意願。 設計概念 為了安全便利,將風箏設計成無線風箏,透過科技去控制高低,並能隨身攜帶。採用舒服的材質做護腕,裡面裝置控制器,利用腕帶上的小螢幕控制風箏位置;並裝置定位系統,方便找到走失的老人。而風箏本身是個袋子,可與護腕結合、也可分離。風箏材質會隨著接觸陽光程度改變色澤,若一直放在室內,顏色會變暗。 評審講評
|
|
童樂
設計動機
鼓勵長輩多外出走動,走路風車會轉動、就會有音樂! 設計概念 「童樂」是風車音樂飾品。「童」,指童玩;「樂」,指音樂。材質是薄型喇叭。結合手機app,有定位功能,但要不要這項服務,由家屬決定。在設計前,查過音樂治療資料,了解到音樂可幫助情緒穩定、增進社交功能;哼歌,也可活化大腦。童樂類似計步器,利用震動,達到轉動風車功能,風車轉動就播放音樂,並依照速度與頻率,播不一樣的歌曲。童樂有耳機孔,在風車後面有無線充電跟無線耳機的儲藏槽,但造價成本會比較高! 評審講評
|
|
科技陀螺
設計動機
打造多功能休閒玩具,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設計概念 依陀螺造型做成可以隨時玩、拉皮尺即可充電、內附LED燈和預防跌倒警示燈、還有MP3和錄音功能。陀螺可對半剖開,纏粗線圈,減少纏捆圈數,以掛勾做成吊飾,可繫在腰間。 評審講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