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活躍銀髮×智慧助行
2013/09/08&09/14


【助教心得】跳脫傳統的挑戰

助教對T型人才工作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角色,協助老師帶領成員作觀察體驗、設計思考、動手實作。本場次的助教有國立臺灣大學機械系及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學生,他們對擔任T型人才工作坊的助教有何心得、感受?

撰文/王柔蘋


【引言】

【
觀察體驗】 智慧助行,健康好行
    
【
設計思考】 機器人與Lego的行動運用

【
學生成果】 科技助行,好創意
 
【
觀察側寫】 跨領域學習現場面面觀

【助教心得】 跳脫傳統的挑戰
 
【學生心得】 合作力量大

【教師訪談】 創新課程教學之旅


挑戰與突破

第一個挑戰是,小組成員來自不同領域,該如何讓溝通順暢?
第二個挑戰是,絕大部分成員是第一次接觸LEGO。對於LEGO能發揮到什麼程度、能做出什麼東西,並不瞭解。因此,助教先讓學員對老人輔具盡情發想,接著再聚焦想法,協助學員抽絲剝繭出最適合的點子,並提供LEGO技術面的建議與協助。陽明物治系助教從醫學復健角度,協助學員觀察、思考長者需求;臺大機械系助教除了協助成員進行腦力激盪外,在技術上也給組員相當大的協助。

心得與建議

助教們認為,帶領學員的過程,也是種學習。當面對來自不同背景的成員時,如何做到人才分工、整合,適才適用,以便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高難度任務?這場工作坊的經驗,讓助教們學到,讓各人做自己在行、拿手的事情,才能有效地把作品完成;因此,要了解大家專長,破冰就非常重要,讓彼此從陌生進化成為夥伴關係。但過程中,助教也發現:比較勇於表達的同學,多半會主導討論方向;相對的,對慢熟的同學來說,有點可惜。大家應多多表達意見,面對不同專業的組員,需少用專業術語,多練習用簡單的話表達,讓大家都能夠瞭解,才是有效的溝通。
另外,助教也建議T型人才工作坊若能安排長一點時間作腦力激盪,讓大家可以充分討論、動手實驗、發現問題、修正方向更好,因短時間只能蒙生單一想法,若一直往同個思維去運作,一定會遇到瓶頸;若將時間拉長、激發多元創意,再結合大家天馬行空的想法,不斷討論與測試,較能夠及早預見衝擊並改善,成品將會更完整、更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