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最新!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特色課程教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分享

3D列印技術與應用模組 

課程資料下載

開發教師

图片
楊朝陽助理教授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图片
王明旭講師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簡介

《經濟學人雜誌》提出,製造業的數位化與社群化將掀起人類文明第三次工業革命。而其中最關鍵的技術就是3D列印技術(3D Printer)。年輕的學生世代,如何在學校期間透過知識的學習與技術的應用,提早認識3D列印技術並作為未來相關學習與應用的重要知識資本,也可讓同學們搭上這一部重要科技應用的快速列車。
​「3D列印技術與應用」課程模組,希望從高齡⽣活探索出發,從中發現有趣輔具問題,並進行創意發想與3D列印實作練習。課程目標將以⼈為本、觀察體驗的設計理念,整合學⽣創新發想、設計思考及動手實作的能⼒,並強調跨領域合作的團隊創新設計。
 本課程模組為創新流程(Process)類型的P模組,主要教導學⽣在自我生活場域中探索需求,進⽽應用3D列印進行實作,最後針對創新設計原型進⾏測試評估。
 課程強調生活思考、解決真實問題,以實際生活為例,探索高齡⽣活中會⾯臨的問題,並以3D列印提出具體可⾏的解決⽅案,達到創新思考與設計實現的課程目標。
模組目標
(1)透過課程了解與認識3D列印的技術與發展
(2)透過課程了解與認識3D列印的功能與應用
(3)透過課程練習實作3D列印的流程以及操作
(4)培養3D列印應用的高齡輔助設計議題思考
(5)執行跨領域小組3D列印創新高齡設計實作
教學時數
本課程包括4個單元,總計教學時數為12小時。
單元一:3D列印技術發展與原理(2小時)
單元二:3D列印流程操作與練習(2小時)
單元三:高齡創新設計議題發想 (4小時)
單元四:3D列印應用與實務創作(4小時)
適用學習者
本模組適用對3D列印技術有興趣之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不限科系。
適用課程
本模組以創新技術導向,適用以3D列印技術發展相關服務或產品之課程,不限學科領域皆適用。
應用場域
日常生活中之相關高齡創新設計,例如居家用品、輔具與客製化用品。
預期效益
供學生修習進階課程,及未來參與3D列印相關創新服務或產業的基礎。
回課程模組分享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