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人才工作坊
|
影片介紹~行動復健×創新輔具
輔具,是近年全球社會高齡化下的產物,隨著科技的進展,輔助器具(Assistive Devices)成為輔助科技(Assistive Technology),不論是市場產品、改良產品或個別訂製的產品,只要能夠增加、維持或改進身心障礙者個人能力,加上現代科技的幫助,就算是科技輔具! (活動時間 2014/8/12、13)
|
|
影片介紹~活絡腦力×銀髮科技如何將智慧生活科技注入居家空間危險的死角裡,來提升居家生活的安全性。這次學習的場域非常特別,教室,就在一般公寓裡,全體學員將在台灣典型的三房兩廳、兩衛的空間中進行發想、設計。 (活動時間 2014/5/17、24)
|
|
影片介紹~身心健康×高齡玩具有趣的活動與玩樂等事物可以幫助長者維持身心健康,提昇生活品質。工作坊將探索高齡族群生活中所需的手眼協調與保健,並延伸納入人際溝通與社群等議題為主軸。以「玩」玩具為設計出發點,跨域學員為對象,讓團隊能學習觀察體驗、設計思考、參與設計,並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具體雛型。 (活動時間 2013/12/07、14)
|
|
影片介紹~活躍銀髮×智慧助行喜歡四處走動的長輩,有哪些輔具助行,讓走路更輕鬆,讓串門子更悠遊,可以到處拜訪好久不見的老朋友?由研究運動健康醫學的陳俊忠教授,與對機器人設計專精的林沛群老師,帶大家從促進健康的肢體運動,整合運用Lego,為長者設計出輔助悠遊的生活行動輔具。為爺爺奶奶安全出門方便行動找出解決方案。 (活動時間 2013/09/08、14)
|
|
影片介紹~用心科技×互動飾界硬梆梆的Arduino遇到活跳跳的Design Thinking,會迸出哪些火花?我們將由科技與人性關懷出發,透過長期耕耘於銀髮科技的童建樺老師與珠寶設計達人陳國珍老師,共同帶領學員們由老化體驗,使用者訪談,與在遊戲過程中玩設計等方式,以跨領域思考,替高齡者設計出想像不到的新體驗!(活動時間 2013/08/24、31)
|
|
影片介紹~樂齡生活×宣導照護中風名列臺灣第二大死因,有逾十萬家戶受到影響,是需要關照的族群,中風者個人的身心感官變化,家庭互動的改變,有哪些可運用的照護網絡,如何進行健康宣導以達民眾認識及參與?工作坊將帶您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接觸並設計出應用於健康促進活動的輔助學習教具。此次並邀請到有豐富臨床復健經驗的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技術長林立峯,在三天的工作坊裡,透過活動與課程,更深入的讓大家認識中風成因與生活裡靜默的發生前兆,並發揮學員的觀察與創意,設計出能夠於生活中輔助半身不便的族群,能輕鬆的享受自在便利的生活。引導組員運用快速上手的Google Sketch Up,將大家為半側不便的朋友們,所發想設計的生活輔具,直接透過3D印表完成立體輸出。你跟上了最夯的3D立體輸出嗎?快來T型人才工作坊親自體驗一下!(活動時間 2013/07/29-31)
|
|
影片介紹~活躍體能×體驗設計
體適能是什麼?高齡者的體適能有哪些?愛趴趴走的長輩,可以練習什麼動作,來提升肌力?工作坊將邀請老人學和工業設計雙領域的主講人,從老人身心需求出發,運用context mapping的長者需求訪談引導,找出高齡族群的需要。而這些設計和規劃,又將能夠如何和長者們各自的居家周圍環境串連作應用?(活動時間 2013/07/03-05) |
|
影片介紹~樂活長青×體感設計廣受各個年齡層喜愛的體感遊戲(Kinect Game),除了單純的娛樂效果、增進親子感情之外,經過適當的設計後,也可搖身一變,成為長者復健的好幫手!無論是否曾經學過程式設計,我們都會帶你一步步設計出獨特的體感遊戲!(活動時間 2013/05/11、18)
|
|
影片介紹~腦力補給×銀髮科技老化雖是生命中不可逆的過程,但透過後天訓練,還是可以延緩退化速度。因此,這場<腦力補給×銀髮科技>T型人才工作坊的目標,就是要設計能活化老人認知功能的遊戲。到底老人在認知功能上有哪些變化?他們在操作電腦、玩軟體遊戲時,有何困難?(活動時間 2013/04/27、05/04)
|
|
影片介紹~健康食代×情感瘋設計本次的工作坊,目的即是想讓同學了解工業設計的效用及相關知識,同時結合「營養保健」的常識,設計出既有趣又實用的產品概念。由台北醫學大學與長庚大學聯合規畫。延續跨領域的理念,本次工作坊設立了三門課程,分別是台北醫學大學楊淑惠老師的「怎麼吃,最健康」、長庚大學楊朝陽老師的「愉悅設計」和長庚大學王明旭老師的「劇本式設計」。(活動時間 2012/11/24、12/01)
|
|
影片介紹~彩色智齡×視覺設計趣這場次的T型人才工作坊是第一次將跨領域教學模式作經驗移轉,全權讓聯盟學校獨立規劃課程內容、安排活動細節與流程,中心學校只從旁參與問題諮詢、觀察與記錄。
因T型人才工作坊是超濃縮、講時效、需高度積極參與、並發表具體成果的課程;因此課程內容設計必須提煉再提煉到留下最精華部分,並轉化成通俗的講法,讓不同領域學生能夠吸收理解;課程活動設計,要能讓每位學員「全程」專注地投入、積極參與!整個過程節奏非常緊湊、預備的工作也相當繁瑣,但不見老師與助教們的疲憊,眼神都在發亮,幾乎可用「極度興奮」來形容! (活動時間 2012/10/20、27) |
|
影片介紹~部落生活進階班這次部落T型人才工作坊,乃以臺北醫學大學「在地老化研究」課程為基礎,結合中華大學電機所的專業,試圖以口述歷史與田野調查方式找出滿足部落在地老化的服務設計與科技需求、以及重建部落文化的確切方案。因此,投入部落課程的教師群,除了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蔡篤堅教授外,還包括交大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呂欣宜副教授、中華大學電機系許騰仁助理教授、交大建築研究所侯君昊教授、還有遠從對岸來的北京大學醫院李潔醫師,與金岳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營造員陳芃伶,合力為這次T型人才工作坊打造豐富的學習經驗與成果。 (活動時間 2012/8/9、10 8/20、21)
|
|
影片介紹~智慧人生×設計新體驗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臺灣早在1993年即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而2018年後,65歲以上的人口更會佔總人口的17%。同時,以科技島為目標的臺灣,網路的普及率是亞洲第五。然而,目前的ICT產品,卻少見以熟年族作為目標族群。這次T型人才工作坊將針對此一問題,找出設計熟年族ICT產品的各種可能。(活動時間 2012/7/16-18)
|
中文版英文版 |
影片介紹~銀髮好幫手×工程新感受五月份T型人才工作坊「銀髮好幫手×工程新感受」,邀請毛慧 芬教授,從輔具專家的角度出發,簡述長者生活的不同面向和待改進的現況;比利時籍的卡艾瑋教授,則以工程學角度,融合設計實作,完成輔具模型。從觀察需 求,到設計輔具,學員們邁開的一小步,將可能為高齡化社會帶來大變革。(活動時間2012/5/19、26)
|
|
影片介紹~健康照護×動手玩設計四月份T型人才工作坊,邀請台北醫學大學老人護理暨管理學系李劭懷助理教授,分享老人社會將面對的各種需要與先進國家的準備與做法。在觀念建立之後,即由宏碁電腦的主任工程師黃則佳老師,帶領同學體驗設計思考的方法與技巧,共同設計能活化大腦功能的桌遊,以期為日益擴大的失智問題,培育更多關心老人福祉與願意涉入這議題的才。(活動時間2012/4/14、21)
|
|
影片介紹~食在有趣×思考心設計
「食在有趣×思考心設計」T型人才工作坊,便從高齡者的營養健康與飲食出發,培養學生用心觀察體驗,讓不經意的小動作成為設計亮點;發揮想像,讓設計貼近高齡者需求;激盪創意,以繽紛有趣的方式讓想像具體化。(活動日期2012/3/1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