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
找回小學一年級的棒球遊戲
小時候在公園玩棒球的時候,可能還不懂棒球的規則和編制,就玩一種什麼角色都可以的棒球,不管缺幾個人都能玩。但是長大之後,我們在聯考制度的分配下開始有了自己的角色,一壘手永遠是一壘手,在畢業的時候我們被訓練成很厲害的球員,但是可能沒看過、沒遇過其他的球員,也不知道真正的比賽是長什麼樣子。出社會之後,很厲害的一壘手和其他球員之間總是溝通不良,不知道對方如何思考,也不知道對方會什麼技能。
我們希望找回小學一年級的棒球遊戲,嘗試扮演別的球員的角色,了解彼此的思考方式,期待參加過的球員們在知己知彼之後,能打出一場精采好球。
智慧生活計畫
在智慧生活整合創新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裡,提出了一個培養跨領域整合的T型人才概念。所謂的T型人才是指,擁有本科系的專業素養,同時具有觀察體驗和設計思考能力的人。
其中,各系所的專業課程已經相當成熟,不是本工作坊主要的目標,本工作坊主要的目標是結合多面向的設計思考和觀察體驗,以設計思考為操作方法,老人福祉研究領域則為內容。透過實作的機會,讓學生瞭解不同領域的思考方式,和不同專業的人互相學習溝通合作。希望可以讓學生們在未來工作時,知道如何在適當適當的時機找到適當的人合作,完成別人想像不到的事。
小時候在公園玩棒球的時候,可能還不懂棒球的規則和編制,就玩一種什麼角色都可以的棒球,不管缺幾個人都能玩。但是長大之後,我們在聯考制度的分配下開始有了自己的角色,一壘手永遠是一壘手,在畢業的時候我們被訓練成很厲害的球員,但是可能沒看過、沒遇過其他的球員,也不知道真正的比賽是長什麼樣子。出社會之後,很厲害的一壘手和其他球員之間總是溝通不良,不知道對方如何思考,也不知道對方會什麼技能。
我們希望找回小學一年級的棒球遊戲,嘗試扮演別的球員的角色,了解彼此的思考方式,期待參加過的球員們在知己知彼之後,能打出一場精采好球。
智慧生活計畫
在智慧生活整合創新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裡,提出了一個培養跨領域整合的T型人才概念。所謂的T型人才是指,擁有本科系的專業素養,同時具有觀察體驗和設計思考能力的人。
其中,各系所的專業課程已經相當成熟,不是本工作坊主要的目標,本工作坊主要的目標是結合多面向的設計思考和觀察體驗,以設計思考為操作方法,老人福祉研究領域則為內容。透過實作的機會,讓學生瞭解不同領域的思考方式,和不同專業的人互相學習溝通合作。希望可以讓學生們在未來工作時,知道如何在適當適當的時機找到適當的人合作,完成別人想像不到的事。
T型人才是什麼?
T型人才是指具有專業素養、觀察體驗與設計思考三種基本核心能力;再從基本核心能力為基礎融會跨領域整合之創新能力。其中專業素養主要透過系所或通識課程養成,一般大專院校已有良好基礎。觀察體驗的能力可透過服務學習課程或實習課程來培育,但目前之服務學習課程常流於形式,實習課程又多著重於專業技術的操練。設計思考的課程可包括設計思考、設計概論、使用者經驗等課程,多由設計學院開授,但一般學生沒有機會修習。至於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好是透過實作專題,讓學生由做中學,並將專業素養、觀察體驗、與設計思考融於一爐,以焠煉出以老人福祉為中心的創新作品。但這類課程就如鳳毛麟角。因此,要培養一位優秀的創新T型人才,勢必要開授新課程或修改既有課程,以補目前教育之不足。 |
為什麼高齡化社會需要T型人才?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族群邁入老年期,許多先進國家的老年人口比率急速成長,且大多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我國亦為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國家之一。根據行政院內政部2010年統計,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已達10.89%,已屬於高齡化社會,經建會更預估2025 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將達20.1%,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平均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
高齡化時代的來臨,代表照護需求的增加,若新科技與新服務未能到位,將對社會將帶來莫大的衝擊。此高齡化趨勢,需要許多專業、關懷老人福祉且具備有創意創業的精神之人才,持續研發老人福祉相關之產品與服務,以維持長者生活品質與身心健康。臺灣電子業、精密製造業雖具競爭力,但獲利已逐漸降低,若能此時配合高齡化的社會環境,轉換人才培育方向,推動我國之高齡者智慧生活之科技產業,將會有許多創新創業之可能性。但此作為需要從高等人才培育及課程改革著手,本計畫是以多元的教學模式,提供學員融合專業知識、觀察體驗以及設計思考的課程,並透過專案實作,讓學生實踐跨領域的整合與創新。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族群邁入老年期,許多先進國家的老年人口比率急速成長,且大多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我國亦為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國家之一。根據行政院內政部2010年統計,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已達10.89%,已屬於高齡化社會,經建會更預估2025 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將達20.1%,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平均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
高齡化時代的來臨,代表照護需求的增加,若新科技與新服務未能到位,將對社會將帶來莫大的衝擊。此高齡化趨勢,需要許多專業、關懷老人福祉且具備有創意創業的精神之人才,持續研發老人福祉相關之產品與服務,以維持長者生活品質與身心健康。臺灣電子業、精密製造業雖具競爭力,但獲利已逐漸降低,若能此時配合高齡化的社會環境,轉換人才培育方向,推動我國之高齡者智慧生活之科技產業,將會有許多創新創業之可能性。但此作為需要從高等人才培育及課程改革著手,本計畫是以多元的教學模式,提供學員融合專業知識、觀察體驗以及設計思考的課程,並透過專案實作,讓學生實踐跨領域的整合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