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第二期)
  • 首頁
  • 認識智齡
    • 聯盟目標
    • 聯盟組織
    • 聯盟成員( 第二期 2015-至今)
    • 聯盟成員 (第一期2011-2014)
    • 課程發展
    • 教學評量
    • 教育部期中訪視
    • 聯絡我們
  • 課程模組
  • T型人才工作坊
    • T型工作坊源起
    • 目標與教學模式
    • 工作坊課程設計
    • 教學案例精彩回顧
    • T型工作坊教師訓練課程
  • 智齡設計
    • 智齡設計2018-2019
    • 智齡設計2017-2018
    • 智齡設計2016-2017
    • 智齡設計2015-2016
  • 教學培力
    • 教學工作坊
    • 新知講堂
    • 助教培訓
    • 跨校交流
  • 產業接軌
    • 創業學堂
    • 場域經營
    • 拜訪交流
    • 媒體報導
    • 國際交流
  • 教學素材
    • 課程模組教材
    • 特色課程教材
    • 智齡特色課程
    • 活動相簿
    • 活動影片 >
      • T型人才
      • 跨校交流
      • 特色課程
      • 其它活動
      • 智齡設計影片

源起

找回小學一年級的棒球遊戲

小時候在公園玩棒球的時候,可能還不懂棒球的規則和編制,就玩一種什麼角色都可以的棒球,不管缺幾個人都能玩。但是長大之後,我們在聯考制度的分配下開始有了自己的角色,一壘手永遠是一壘手,在畢業的時候我們被訓練成很厲害的球員,但是可能沒看過、沒遇過其他的球員,也不知道真正的比賽是長什麼樣子。出社會之後,很厲害的一壘手和其他球員之間總是溝通不良,不知道對方如何思考,也不知道對方會什麼技能。

我們希望找回小學一年級的棒球遊戲,嘗試扮演別的球員的角色,了解彼此的思考方式,期待參加過的球員們在知己知彼之後,能打出一場精采好球。


智慧生活計畫

在智慧生活整合創新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裡,提出了一個培養跨領域整合的T型人才概念。所謂的T型人才是指,擁有本科系的專業素養,同時具有觀察體驗和設計思考能力的人。
其中,各系所的專業課程已經相當成熟,不是本工作坊主要的目標,本工作坊主要的目標是結合多面向的設計思考和觀察體驗,以設計思考為操作方法,老人福祉研究領域則為內容。透過實作的機會,讓學生瞭解不同領域的思考方式,和不同專業的人互相學習溝通合作。希望可以讓學生們在未來工作時,知道如何在適當適當的時機找到適當的人合作,完成別人想像不到的事。


T型人才是什麼?

T型人才是指具有專業素養、觀察體驗與設計思考三種基本核心能力;再從基本核心能力為基礎融會跨領域整合之創新能力。其中專業素養主要透過系所或通識課程養成,一般大專院校已有良好基礎。觀察體驗的能力可透過服務學習課程或實習課程來培育,但目前之服務學習課程常流於形式,實習課程又多著重於專業技術的操練。設計思考的課程可包括設計思考、設計概論、使用者經驗等課程,多由設計學院開授,但一般學生沒有機會修習。至於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好是透過實作專題,讓學生由做中學,並將專業素養、觀察體驗、與設計思考融於一爐,以焠煉出以老人福祉為中心的創新作品。但這類課程就如鳳毛麟角。因此,要培養一位優秀的創新T型人才,勢必要開授新課程或修改既有課程,以補目前教育之不足。
图片
為什麼高齡化社會需要T型人才?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族群邁入老年期,許多先進國家的老年人口比率急速成長,且大多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我國亦為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國家之一。根據行政院內政部2010年統計,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已達10.89%,已屬於高齡化社會,經建會更預估2025 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將達20.1%,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平均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

高齡化時代的來臨,代表照護需求的增加,若新科技與新服務未能到位,將對社會將帶來莫大的衝擊。此高齡化趨勢,需要許多專業、關懷老人福祉且具備有創意創業的精神之人才,持續研發老人福祉相關之產品與服務,以維持長者生活品質與身心健康。臺灣電子業、精密製造業雖具競爭力,但獲利已逐漸降低,若能此時配合高齡化的社會環境,轉換人才培育方向,推動我國之高齡者智慧生活之科技產業,將會有許多創新創業之可能性。但此作為需要從高等人才培育及課程改革著手,本計畫是以多元的教學模式,提供學員融合專業知識、觀察體驗以及設計思考的課程,並透過專案實作,讓學生實踐跨領域的整合與創新。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